位于上海北外滩的白玉兰广场,是目前浦西建成的第一高楼。
除了白玉兰广场,上海金光外滩中心、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上海星荟中心和宁波金光中心,这些著名的城市地标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印尼第一财团金光集团。
金光集团由印尼华人黄奕聪于年创立,年出生福建的黄奕聪,9岁就随家人来到了印尼。为了谋生,黄奕聪15岁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从最初贩卖椰干到做起棕榈油生意,赚了第一桶金。
如今的金光已经是一个集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等六大核心产业的庞大跨国集团。金光集团旗下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已经是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规模最大的浆纸业集团,“清风”牌纸巾正是金红叶的产品。
年,金光集团被《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亚洲全球》杂志公布的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黄奕聪以亿美元家产晋升为印尼首富。
年,98岁的黄奕聪逝世,如今家族的财富早已交到他的子女手中。
01、进入中国
年,黄奕聪从南巡讲话中窥得了投资商机,开始在中国广泛布局。
除了投资外,黄奕聪与中国的联系还要更早一点。黄奕聪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六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为黄志源、黄鸿年、黄鹏年、黄祥年、黄柏年、黄荣年。
年,黄奕聪将自己16岁的长子黄志源与12岁的次子黄鸿年送到北京求学。二人在中国度过了人生最关键的成长岁月。
此前市界曾报道过金光集团在中国庞大的造纸产业。年,黄奕聪带着自己的长子黄志源回到中国,成立了亚洲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APP)。
如今,金光集团已在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铜版纸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工业用纸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无碳复写纸生产企业、亚洲最大的生活用纸企业和中国最大的纸浆生产企业。
实际上,在通过造纸行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黄奕聪的另一个儿子黄柏年也在地产行业大展拳脚。
02、地产生意
上世纪90年代也是上海房地产刚起步的时期。
黄柏年注意到,上海高档写字楼每平方米的租金可以达到90块美金一个月,周游过列国的他觉得:这里面藏着一个很好的投资回报。
从年开始,黄柏年亲自带领一批资深经理在上海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选址工作,最后选定黄浦区外滩号地块。
年,金光置地创立,由金光集团和上海黄浦投资(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建,黄柏年任董事长,这也是他在中国地产事业的开始。
8年后,也就是年,外滩城区标志性建筑群“外滩中心”正式落成启用,这也是浦江两岸规划以来首个亮相的综合性物业。整个建筑群由办公楼、上海威斯汀大饭店和酒店式服务公寓构成,是当时外滩城区唯一一处融商务、居住、餐饮和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建筑群。
与办公楼毗邻的是26层的上海威斯汀大饭店和26层的威斯汀公寓,由享有国际盛誉的连锁酒店集团——美国喜达屋集团旗下的威斯汀酒店和度假村集团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金光外滩中心顶部独特的“皇冠”造型已经成为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
用黄柏年的话来说,外滩中心从一开始的设计上就追求完美和王者的气概,它犹如一只静坐在外滩高处的戴有皇冠的雄鹰,象征着金光集团上海总部安营扎寨,蓄势待发的姿态。
除了金光外滩中心,年,金光集团以近35.3亿元的价格摘得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地块,成交价创下了当时上海自土地挂牌出让以来的最高纪录。
该项目就是年竣工的白玉兰广场,地处北外滩沿江优越地段,西南面与百年外滩相连,南面隔江与陆家嘴相望。
建成的白玉兰广场,包括一座66层、高米的办公塔楼和一座39层、高米的酒店塔楼,是集大体量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元业态城市综合体。
白玉兰广场以米的高度也成功问鼎上海“浦西第一高楼”,成为北外滩的新地标。
虽然金光集团在中国的地产项目并不多,但作为印尼房产开发的领军企业,金光置地在印尼的土地储备量超过新加坡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金光集团在印尼的两个主要运营的子公司:PTBumiSerpongDamaiTbk和PTDutaPertiwiTbk均在雅加达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超过25亿美元。
03、布局广泛
除了造纸业和地产,金光集团这些年在中国还有不少投资。
年,金光集团通过收购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进军中国的食品行业,并在新加坡上市。金光集团(中国食品)旗下的华丰方便面,陪伴了80年代人的成长。
年,金光中国食品首次开发干脆面喷涂技术,推出的“魔法士”干脆面家喻户晓。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