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春熙路夜市首次开张。据说,那几年,一个夜市摊位转手就可以卖四五万,春熙路夜市每平米创造的利润高达千元。要知道,这是20多年前,那时候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万元。”
这是一个日本人书中的成都往事。
离开天之后,三枝富博回到蓉城,带着自己的新书《砺进的经商心路》现身春熙路伊藤店。
如今,伊藤所在,就是成都商业繁华的符号。
在中国,伊藤主要在北京、成都以及眉山开店,共有9家店铺(实际上8家都在四川,编者注)。在日本,伊藤却有多达家店铺。从也就是说,由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擢升为日本伊藤洋华堂社长兼中国事业掌管,是基于三枝富博在四川创造的“奇迹”,伊藤的母公司柒和伊控股才决定把另外多家店铺都交到他手中。
9:,这一悬殊的比例背后,透露出的是柒和伊控股对三枝富博的毫无悬念的赞赏、认同、依靠。
成功有无秘辛?三枝富博的20年成都商业战史,不但是他和伊藤的进退,亦是成都商业、零售业、商业地产不可不察之传奇。他甚至影响到了其他日本同行。截至年,世界强企业中有38家日企进入了成都,而在成都直接投资的日企更是达到家。
前传:把硬币扔给客人的成都国营商店,以及翻垃圾堆的伊藤调研员
伊藤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本来是北京,但却意外得到了成都的热情邀请。
年12月,热情而又高效的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外合资公司: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万美元,最大股东自然是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另外的股东还包括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邱永汉集团的中国永利都(成都)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枝富博后来回忆说,当他初到成都,前往几家国营商场购物中心购物并顺带考察时,他异常吃惊地发现,售货员对顾客爱理不理自必不说,而且大多数商品都摆放在货柜里或是售货员背后高高的货架上,与顾客隔了大老远的距离和一道半人高的柜子。顾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请求售货员把自己想要看看的商品取下来递给自己,如果多取几次,售货员一定会满脸不快,动作也愈发粗鲁。末了,当三枝买好商品,售货员竟然把找给他的零钱,从柜台后面几尺元的地方向他扔过来,那零钱乱七八糟地落在三枝面前的柜台上,一枚硬币还滴溜溜地滚到柜台下不见了。
一个在成都零售圈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当年伊藤洋华堂为了确定在成都的店铺选址和产品品类等重要策略,进行了巨细靡遗的市场调研。
调研人员经常会跑到成都的一些大型居民区去“捡垃圾”——翻看垃圾桶里究竟是零散的蔬菜果皮多,还是包装食品多。这被认为直接关系着当地的消费习惯,比如人们究竟是更喜欢从菜市场购买生鲜还是选择超市的加工食品。连扔掉的洗发水空瓶也不会被放过,他们会一一记录下各品牌出现的频率。
年的中国。其实最有细节感的事情莫过于刚刚创刊的广州《新周刊》发起的一个调查:“10元能干什么?”这一调查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时进行。它让我们对20年前中国的市民生活有了一个最直观、最真实的回顾:
在广州,10元能买1斤瘦猪肉,4包羊城牌香烟,做出租车走3公里;在北京,10元钱能看一场国产电影,吃一顿快餐,包括半只鸡腿、一碗饭、一碟泡菜、一碗汤,医院挂一个全国知名的专家号,坐面的可以跑10公里;在上海,10元钱能在海上皇宫喝半杯进口矿泉水,在杨浦区的棚户中,可以吃6碗盖浇面。
成都呢?三枝富博的书里也透露他的春熙路观。
首次盘点:伊藤的“灾难级”开始
年11月21日,位于成都市红星路大科甲巷8号的伊藤洋华堂春熙店正式开张营业。
这是日本伊藤洋华堂在海外的第一家店铺,也是当时成都不多的几家外资商业企业之一。
然而年的首次盘点,得出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很多商品发生丢失或损坏。再一次盘点后,结果更糟糕:单是家电卖场就亏损了上百万。须知,这是20年前的万。同时,通过这次盘点,一系触目惊心的问题暴露无遗:
数据错报,因笔误将00写成了0,整整10倍之差。
账单、变价单等重要票据,竟然在传送过程中不翼而飞,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去哪里了。
同时还发现另一些严重问题:在日本,商场的惯例是,营业员收到的货款直接送到会计室,在这之前并不会进行一次清理。伊藤春熙店也顺理成章地执行了这一惯例,但是,这却给一些觉悟不高的营业员带来了钻空子的机会:既然短款不需要他们负责,那么,当他们的朋友或熟人买东西时,只要没有管理层在旁边,就干脆让他们拿了东西就走,根本不必付款。
按计划,年伊藤的营业额应该是5个亿,实际上只完成了2.4亿,也就是还不到任务的一半,至于利润,原计划亏损3万,实际却亏损了万,一倍还多。
正途:伊藤细节渐入佳境
但三枝富博和伊藤一点也没有灰心,与此同时,伊藤创下了成都商业历史上的13个首次:
1.第一家在卖场设置婴儿休息室和顾客休息凳的店铺。
2.第一家实行不寄包制度的店铺。
3.第一家在卫生间里配备吹风机、梳子、护手霜和儿童专用坐便器的店铺。
4.第一家提供免费购物巴士并有专人服务的店铺。
5.第一家提供免费饮水、免费包装的店铺。
6.第一家提供雨伞租借和“伊藤大伞”的店铺。
7.第一家在店内张贴“顾客意见回复专栏”的店铺。
8.第一家举办顾客恳谈会的店铺。
9.第一家推出各类节日庆、周年庆概念促销模式的店铺。
10.第一家首创DM单的店铺。
11.第一家免费提供冰块保鲜包装的店铺。
12.第一个实行“四语”结账服务的店铺。
13.第一个举行早礼和晚礼欢迎和欢送顾客的店铺。
此外,日本企业的细节做到了极致。伊藤是成都历史上第一个将天气预报视为经营法宝的企业——年4月,根据提前从气象局订购的天气预报,次日的气温将大幅上升。为此,伊藤立即将商品做了调整,其中,原来原来只有两米的冰淇淋冰柜增加了整整4倍,调整到了10米;此外,各种消夏饮料、水果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数量上也做了补充。
第二天,天气果然如同预报的那样大幅度攀升,到店的客人几乎都奔向了冰淇淋和饮料。平常一天最多只有元左右销量的冰淇淋,那天竟然奇迹般的增长了10倍,达到了2万元。
午后气温持续上升,到了一天里最热的时候,估计有些客人只是从店铺门前经过,并不一定有时间进来。为此,伊藤方面让店员抬出两个大桶,桶里盛满了直冒冷气的冰块,在店铺门口直接售卖冰镇饮料。两个小时之内,可乐、果汁和矿泉水卖出了多瓶,摆放在一旁的遮阳伞,也卖出了多把。
因为提前掌握了天气变化,仅仅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商品,伊藤就卖出了至少10万元。
而且商战中,取舍随时到在出现,在经过周密考虑之后,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大家电从伊藤撤退了,伊藤是成都众多大型商场里第一个将大家电请出卖场的。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精致时尚的小家电,诸如剃须刀、吸尘器、咖啡机、榨汁机、干冰机、烤箱、电磁炉,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家电,尽管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每一个市民家庭都用得上,但对那些要提高生活品质的小资或中产家庭来说,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哪知得来全不费工夫。
10多年后的今天,以至于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小家电的首选,伊藤洋华堂。
在这些细节的基础上,伊藤拓店的举措更加自信。年,伊藤出人意料地在当时人烟稀少还是一片田野的双楠开设二号店,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伊藤企业史上的一桩往事,那也是关于选址的一个经典案例:伊藤滥觞的那家二战后不久开张营业的小杂货店,它的选址就很令人意外。它没有选择作为成熟商业区的浅草和上野,而是选在了千住。千住靠近车站,此外就是农田……
后来发生的故事,不用再赘述了。
地震期间,伊藤洋华堂的“一切如常”
年,(汶川)大震发生后,余震不断,社会上也流传着还会发生大震的说法,那么伊藤要不要营业?当时,其他同行都选择了停业。但是,三枝富博认为,伊藤不能关门。各家店铺在对建筑物、水、电、气等设施设备进行了详细检查之后,并向街道、区和市政府进行汇报,且在安全得到确保的情况下,当时伊藤的3家门店均于大地震第二天准时开门迎客,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一些员工感到不理解,他们坚持认为,资本家为了赚钱,不顾员工死活,让员工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上班。但是他们不知道,3家门店准时开门营业,三枝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向顾客传递安全、信心和勇气,对食品和基本生活用品的组织补给,也极大地满足了惶恐中的市民的物资需求。
三枝富博的意见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大灾大难面前,它必须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尽量让社会稳定,人心安稳。事实证明,三枝富博的决策是对的:就在大震发生后的第四天,成都市有关部门领导专程登门,对伊藤的坚持开店表示感谢,认为它对稳定人心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也就在同一天,成都伊藤代表母公司柒和伊集团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万元。同日,春熙店为灾区开展募捐活动,设立了募捐箱;两天后,双楠店和锦华店也同时展开了募捐活动。
随后,在由30家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组成的爱心车队共赴震中受灾学校慰问援助的活动中,三枝富博是其中唯一的外国人。
年10月30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两位外国人成都市荣誉市民称号。
一个是韩国首尔特别市市长朴元淳,一个就是三枝富博,其时,他的最新职务是日本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兼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
商业奇葩:每年关店一天
汶川地震后伊藤如常开门,但这家企业从年开始,却会每年集体闭店一天——答案是其他同行不敢想象的:开运动会。
年,三枝富博决定举办第一届运动会时,尽管他是最高决策者,但他的决策仍然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几家店铺关店一天,以当时的销售来说,将损失万元的营业收入,多万元的毛利,还不用说开运动会本身也要花一大笔钱。这样干,到底值得不?
但是他决定要做,为了快乐,为了团队,运动会不仅要开,还要在成都最好最大的体育场——成体中心。此后,每一年伊藤都有一天闭店的运动会日。
伊藤在不断进步,有些东西,他们无法改变——如寿司做得再好,也无法改变成都人周末出行去集体“杀馆子”。但很多细节,三枝富博都做到了。
年10月28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普通日子。但对成都伊藤来说,这却是它的17周年创业庆的第一天。
这一天,不少伊藤的忠实粉丝都在走进伊藤各家卖场的第一时间感觉到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已经听了17年的伊藤员工的欢迎语变了。
17年来,伊藤员工一边鞠躬一边说的是:“早上好,欢迎光临”。
可从这一天开始,却变成了一边鞠躬一边说的是:“早上好,欢迎试吃。”“早上好,欢迎试用。”“早上好,欢迎试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