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系,年硕士毕业于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毕业后一年继续在美国参加艺术家驻地项目,年回国后在景德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受到柔软与坚硬的质感冲突的启发,枕头花器让矛盾的材料共生。搭配以皮具、绒布、金属等质感釉料的装饰,这款艺术花器可以在家居中很好的和各种个性的风格融合,它本身的质感与材料的强烈冲突也让它在空间中凸显独特。
枕头花器QA:首先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是您本科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陶艺,后又去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深造,不同的文化地域是否对你的作品产生影响?大家好,我是任徐乙凡,很高兴可以跟大家做这次分享。我本科是年入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年在美国罗德岛州的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继续读了研究生,专业都是陶艺。
影响是挺大的,因为景德镇更偏向于做市场部分,像早期年到年、包括年期间,大学生都是直接和市场接触,比如在工作室做了盘子、碗就直接拿出来销售,所以那个时候感觉做陶瓷就是做器皿,它跟艺术的相关性没有那么大,后来慢慢看了一些书,包括从网上或者电视上的一些了解,发现陶瓷也可以做成不一样的。在毕设期间,年到年这个时间,就开始去创作一些雕塑,也是自己的一个尝试。
那个时候因为感觉自己的雕塑能力,包括怎么去创作,这一部分是很空缺的。所以就想出国留学,然后就去了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它是更加当代一些,老师教的更多的不是技术,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技术类的课,都是做一些探究性的东西,你想表达什么,或者你的作品能体现出什么,这个作品和你和社会的关系,主要研究的是这些。
所以后来作品类型会有天翻覆地的改变,从最开始的器皿,然后到后期真正去把陶瓷当成一个用于表达的一个材料,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枕头花器QA:您觉得陶艺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优势吗?陶瓷跟别的材料不太一样,他是一个软性的材质,经过烧成才可以做成一个成品,在做的时候我很享受手跟泥巴触碰的这个过程,因为它可以记录手指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的保留当下的一个情绪,或者你当下想表达什么就通过手指一个细微的压力,其实都可以有一些体现。
枕头花器QA:您之前提到过本次参展作品《枕头花器》系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您在年做的一组像沙发一样的装置雕塑,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装置雕塑吗?这个装置雕塑有什么特定的创作契机吗?或者说这个装置雕塑的灵感来自那里?这两件作品是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创作的,名字叫仙人掌。它是比较大的,一件的尺寸都会超过80公分,整个创作最开始的形式就是仙人掌,有这种柱状的,还有扁的。这些东西有点像把仙人掌的刺给拔掉的,然后结合了沙发软包的质感和陶瓷做质感的冲突。
展成的时候是放在了很多的大号儿的木桶里,很像是栽在花盆里的仙人掌,然后用沙子做的布景,所以整个展成尺寸挺大的,大概有二十件左右。最小的5公分,大的有80公分,像第一张图,就有80多公分。
仙人掌QA:最后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样参与到黄盒子开放展的,对参与本次展览有什么期待?因为我早期一直是跟画廊合作,从美国回来之后,包括在美国的时候主要的合作平台都是画廊,那时候也是做装饰雕塑。后来因为疫情的关系有很多画廊不开,很多之前的展览也都延后或者取消,所以选择开始把大学期间的那组作品再重新创作成让家家户户可以接受的一种形式,既是家居摆件,同时又是艺术品。
也希望通过这次的展览提高自己的一些价值。因为这个系列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是艺术品,后来往商品方面发展。虽然是家居类,更偏向于艺术类的摆件,但还是希望通过展览,能让这个元素和自己有一个更紧密的纽带。
图片来源?YifanRenxuStudio艺术商店链接解锁您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