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最近应该很“糟心”!他是上市公司同济科技的董事长,他另外一个身份是上海杨浦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现在,余翔的身份受到了挑战,同济科技的二股东上海量鼎实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量鼎)要罢免余翔的董事长职位。
同济科技单从名字上就看得出跟中国著名大学同济大学有关联,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工程咨询服务,建筑工程管理等,也恰恰是同济大学专业上的强项。据传同济大学最著名的专业就是建筑专业。
历史上同济科技跟同济大学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经变革后,同济科技变成了上海杨浦区国资委控制的上市公司。
6月28日,同济科技董事会召开了今年的股东大会。结果被“啪啪”打脸,所有17项股东大会议案都被否决。
这或许创了历年以来的纪录:一,被否决数量最多的股东大会议案;二、机构股东否决了国资股东的议案。在目前“国进民退”的市场氛围中,上海量鼎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太勇了!或许有人会有疑问:难道上海量鼎就不怕被“请喝茶”吗?
同济科技这次股东大会议案全部被否决出乎杨浦区国资委的意料。从持股比例来看,杨浦区国资委这次股东大会的赢面很大。
同济科技总共有6.25亿股,其中杨浦区国资持股1.52亿股,持股比例24.37%;二股东上海量鼎持股万股,持股13.6%。杨浦区国资持股比上海量鼎多了10.77%。上海量鼎是如何逆风翻盘的?
根据律师的公告,这次同济科技股东大会出席了人,代表股份3.52亿股,占总股份的56.%。
其中同意的票数为1.7亿股,占48.45%,反对的票数为1.81亿股,占51.5%。这个结果对于杨浦区国资委来说,表明只有额外的万股的中小股东支持他。
这次是上海量鼎的大胜,也是中小股东的大胜!有额外近1亿股的中小股东支持上海量鼎,这绝对是A股历史上罕见的事件。
同济科技股东大会投票结果
之所以说是中小股东的胜利,是因为这次结果是由中小股东决定的,不是由前十大股东决定的。小股东的85%投了反对票。
85%中小股东投了反对票
同济科技的前十大股东里面,扣除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万股,不足万股,也不到1亿股的一半。说明有大量的中小股东支持上海量鼎而非支持杨浦区国资。
本次股东大会议案非常关键,留给同济科技的时间不多了,再拖下去同济科技估计要被“其他风险警示”,变成“ST同济”,日涨跌幅限制变成5%了。
首先,年的同济科技经营情况等一系列议案没通过,导致年报无效,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再加上董事会监事会年度议案没通过,意味着同济科技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也会导致被上交所处罚。
这些都是导致同济科技会被“ST”的因素。
其次,这次股东大会审议年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资金预算,银行借款额度,对外担保等核心事项。这些议案被否决,意味着同济科技的现金流会出问题,无法跟银行进行贷款和续贷。没有现金流的支持,同济科技公司经营会逐渐陷入僵化和停滞。
对于这个既定结果,同济科技的现任管理层确实“乱了套”,连监管部门发的监管工作函公告都很“潦草敷衍,没头没脑”。这种结果要么是同济科技董秘慌了神,要么是别有用意,隐藏信息。
同济科技处分
上海量鼎做事非常有“章法”,在此次股东大会之前,就已经要求同济科技公告罢免现任同济科技管理层的议案。这招不仅伤害性极大,同时侮辱性也极强。现任董事长余翔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被罢免的管理层。或许余翔会是第一个被上市公司罢免的国资委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海量鼎16项议案
上海量鼎6月21日公告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提前15天公告,召集时间是7月7日。神奇的是,上海量鼎也搞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本次临时股东大会投票开通网络投票通道。这也意味着6月28日年度股东大会的中小股民可以再次投票支持上海量鼎,罢免国资股东。
上海量鼎非常有耐心,也非常懂法律,其操作流程无懈可击,让杨浦区国资委不得不捏着鼻子吃下这个亏!
在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之前,早在5月份,上海量鼎就要求同济科技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罢免现任董事会的议案,结果毫无意外地被董事会否决了。上海量鼎把同样的操作再次复制到同济科技的监事会,结果也被监事会否决了。
这两件事揭开了同济科技大股东和二股东争权的序幕,不仅公众的目光被吸引,也引起的中小股民的注意,更是惊动了监管机构,连发多道监管函。
中小股东为什么会支持二股东上海量鼎呢?这恐怕要从同济科技的业绩和分红说起。-年,同济科技的营收保持在60亿多一点,净利润保持在6亿上下,虽然说连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不算明显。这三年分红也比较稳定,保持在每股0.32元上下。
可以说这三年同济科技的营收、净利润和分红非常有国企特色,既不会坏到低,也不会突然爆发给人惊喜。
年是转折之年,同济科技的营收大幅下跌35%,只有不到40亿元;净利润也减少了接近40%,只有3.52亿元;连分红都大幅下降,变成了每股0.17元。
恰恰在同济科技遭遇困境的时候,上海量鼎入场了。根据数据显示,上海量鼎应该是在年四季度入场同济科技,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同济科技上海量鼎股份变动图
上海量鼎有何来头?由工商信息可知,上海量鼎是专门为收购同济科技成立的合伙公司。该公司成立的时间是年9月26日,注册地位于上海自贸区,注册资本为20亿元。按上海量鼎持有同济科技接近万股计算,上海量鼎购入同济科技的股权成本应该不超过8亿元。这也意味着上海量鼎后续收购同济科技的弹药充足,至少还有12亿元的现金。
上海量鼎成立以后唯一一笔对外投资就是同济科技。
上海量鼎对外投资图
上海量鼎有两个股东,量鼎资本管理背后的操盘手是徐权;金主是上海全球并购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出资19.99亿元。金主也是由多位构成,经过多层嵌套,很难厘清资金来源,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徐权也是金主之一,且出资不少。
除了“吃瓜看戏”,同济科技的股东7月7日可以投投票,同济科技到底有何价值值得徐权如此大费周章地要把同济科技收入囊中呢?
有20亿元,徐权可以在A股市场上可以随便买一个上市公司了!为何非得死磕上海杨浦区国资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