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宜兴紫砂器
宜兴紫砂器创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中叶以后,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至今仍长盛不衰。
其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陶器,色彩一般呈浅黄、赤褐或紫黑色。
前人总结紫砂陶茶具有很多优点:
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
壶经久用,即使不放茶叶,注入白水,照常会有香浓的茶味;
传导性慢,不烫手,耐热耐寒,冬入沸水不炸,夏入冷水不裂,还可日夜以炉之微火焙之,不会爆裂;
砂壶使用越久越美观耐看,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养壶;
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砂壶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泡绿茶时,砂壶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多变,耐人寻味。
而且紫砂陶器造型美观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故具有“天下神品”之称。
洛阳仿唐三彩
洛阳仿唐三彩产于我国唐朝洛阳一带,是唐代的彩釉陶塑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
其用低温烧成、釉彩多样,胎体大部分是以烧制瓷器的高岭土做原料,因此胎质比一般釉陶洁白细腻,
焙烧的温度也比较低,在~℃,
并采用黄、绿、褐等三色为主色釉,在陶器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故称“唐三彩”。
经过人们的不断创新,后来又增加了紫、白、蓝、黑等多种色彩,但至今人们仍习惯沿用“唐三彩”之名。
淄博美术陶瓷
淄博美术陶瓷产于山东淄博。
早在汉代就已能制作出粟黄、茶黄、翠绿、淡绿等4种色彩的美术釉陶。
其陶瓷产品“雨点釉”,又名油滴瓷,以其沉静优雅、凝重高贵的艺术风格,被国内外顾客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
雨点釉在日本被称“天目釉”,是日本茶道中的茶具精品。
此外,“茶叶末釉”,是因其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了茶叶末似的细微晶粒而得名,具有装饰新颖、造型古朴、色彩绚丽的艺术风格。
景德镇名瓷
江西省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原名昌南镇,所产瓷器向有“白如玉,簿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早在汉代就生产陶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发展到制作瓷器。
唐宋时,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进入了兴盛时期。唐代已出现了有“假白玉”之称的白瓷。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官府开始在此设置官窑,并将此窑瓷器的底部印上“景德年制”,景德镇遂由此得名。
著名的“影青刻花瓷”就是在此时诞生的。
元代以后,北方的瓷工纷纷南下聚集此地,使景德镇因集我国历代南北瓷系之大成,成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瓷业中心。
明清两代以来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色彩绚丽。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中闻名中外的四大传统名瓷。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醴陵釉下彩瓷
醴陵釉下彩瓷是湖南醴陵烧制的一种日用餐具瓷,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产品。
该瓷器是由在瓷坯上描绘的彩色纹饰上覆盖一层透明的釉料,在高温中焙烧而成的。
釉下彩瓷器的画面色彩从透明的釉下显露出来,犹如罩了一层透明的玻璃罩,并具有无铅毒、耐酸碱、洁白如玉、晶莹润泽的特点。
其虽经长期使用和存放,瓷器的花纹仍能始终保持原来的色彩,特别适合宾馆及家庭盛装菜肴之用,
其品种主要有成套餐具、茶具及艺术瓷、礼品瓷等。
醴陵釉下彩瓷,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德化白瓷塑
福建德化是我国著名的白瓷产地,早在唐宋时期,当地的瓷工们就以善制白瓷而闻名天下,
它与江西省的景德镇、湖南省的醴陵并列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瓷都。
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德化著名民间雕塑艺人何朝宗将雕塑与瓷艺相结合,特别擅长制作白瓷观音,
他所制作的白瓷观音仪态生动、端庄慈样,因而以“何来观音”扬名。
德化白瓷在世界陶瓷史上有“中国白”之称,其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润、明亮如镜,瓷胎坚密、击声如磬的特点。
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工艺品。
德化白瓷烧制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的丽水地区及附近的武义、永嘉、文成、龙泉一带,
这里自古就有制作青瓷的历史,瓷工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胎料进行筛选,再通过高超的焙烧技巧,烧制出玉石般温润美丽的青瓷。
龙泉青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
END
图
来源网络
文
《导游基础知识应用》主编:魏凯方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