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乡村,寂静而悠闲。午窗睡起,风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情绪也淡淡的。满院的新绿,为老屋增添了一些亮色,坐在风檐下看书,是最惬意的。树梢的云,静静地移动,手中的书页也悄悄地翻着,圈里的鸡也不叫,邻家的狗也不吠,一任时光在书页的翻动中流逝。
手中读的是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书是崭新的,素材却是极旧的,人物是历史的,话题却是时代的。在谈“佛统”时,提到了禅宗的“灯录”,其中有“《景德传灯录》”。当这几个字赫然入目时,记忆像在电光下忽地活起来的影片似的,让我想起一段遗失已久的陈年旧事。
那是一九八七年,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样子。那时爷爷已经平了反,恢复在农行的工作了,在乡营业所上班。我每个星期奶奶都骑车带我去一次那里,主要就是买书或是看他的书。几天不去,他会买些新书,总是给人以惊喜。有时因为不是集日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去不了,心中总感觉不舒服。那些日子,又总是计算着日期,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去那里。有时他也会回到村里,虽然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要些什么书,我也不知道集市的新华书店里有什么新书,他总是会带回去一两本新书,让我高兴好一阵子。
记得是一个柳絮轻扬的日子,或者是一个微凉初度的秋日,我的确记不清楚具体的季节,总之就是一个不热不冷的日子。他送给我一本词典,里面的词条多是四个字的,是一本成语词典。我记不清是我给他要的,还是他看着对学习有用给我买的。要是前者,就是二年级时要学查字典,他那本四角号码小词典我用不了;要是后者就是他觉得里面的内容对我学习有用。
那个时候村里的孩子,哪有什么字典,他竟然给我买了一本成语词典。那时我还不知道“成语”为何物,幸亏我识字早,阅读不是问题,就打开翻看里面的词条,记得有“哀兵必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类的。里面好些词条都是讲的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我对这样的内容还是感兴趣的,拣自己喜欢的看一看。
在八十年代,一个农村小学二三年级的小孩,在学屋里把成语词典当作课外书去读,也是不多见的。虽然片片断断,多数比较陌生,不理解也啃不透,但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来看对我性情的养成和文化的积累,还是大有裨益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这些意识,就是纯粹的沉醉于文字中。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景德传灯录》这个书名。也许是相关的成语比较多,也许是在我印象里留的印记深,我也的确弄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个原因了。
一晃,三十五六年过去了,那本书最后哪里去了,也没有印象了。只记得深蓝色的塑料皮软软的滑滑的,纸张雪白而有一种纸墨特有的香味。好像还记得在拼音检索部分有几页被撕烂了,又觉得被撕的不是这本词典,甚至连词典的名词也没记住。但我翻看那些词条的场景细节,特别是有关《景德传灯录》的部分,至今清清楚楚,宛如刚发生的事情。记忆真是靠不住的,才三十多年我怎么这么多个“记不清楚”。
爷爷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三年零九个月了,坟墓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故人不在,只剩下残破的记忆,让我又去问谁?在夕阳里,我又沉浸在儿时的岁月里。
唯一的一丝希望就是到旧书网上检索一下。想到这里,顿时又感觉这是一个可以破解的谜题。通过在孔夫子旧书网和收藏网上多个关键词的搜索和一本书一本书的翻阅,锁定了两三种“对象”,经过细节比对和回忆,最终确定了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汉语成语词典》。那一刻,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仿佛我又捡回来遗失已久的一段童年时光。
?经过对品相,版次,印刷时间等方面的比照,我一口气在购物车收藏了十四家店铺的这本《汉语成语词典》。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些收藏的,我最终也只能买下一本来凭吊那逝去的童年。我之所以有点举动疯狂,只是想把逝去的光阴留住。
一个人年龄越大越怀恋童年,离家越远越久越是思念故家。疫情以来,回家的时候少了,思乡的梦也多了起来,乡愁也渐多渐深。
之所以赶时间回来一趟再匆匆而去,就是为了看看家人,在老屋,在温馨的灯下,一起吃顿家常饭。哪怕什么也不说,心里也会很满足。听听村声,让漂泊的心不在悬着,看看父母,让心里踏实安静。
来的路上,有两个城居多年的妇女回老家“烧纸”。她们感叹道:“明明知道再送这些也没啥用,但是要是不回来,心里会难受,会好长时间也过不来。”又说,“现在对老人再好,也不如活着的时候让她们吃点好的,过上几天自己伺候她们的日子。”她们悔恨之情溢于言表,等成为明白人已经为时已晚。她忏悔地说:“活着的时候还吵她了。年前才老的,明天三月初五,是俺娘的生儿,要不回来,我心里受不了。”并打开手机让人看她拍摄的她母亲扶着轮椅在村中街上散步的视频。
也许,清明节的意义就在于让人更像个人。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对先人之恩的缅怀,对活着的一种提示或警醒。
留住逝去的光阴,多么美好的想法。珍惜当下,常回家看看,也许更有现实意义。虽然父母会说:“来咋?这时候儿路也不通!”但她们还是很高兴看到能回来陪她们吃顿饭的。漂泊的游子啊!你可知道倚门之望的思念有多深。父母对子女的思念是无声的,是没有明察秋毫的视力所不能发现的。
把光阴留住,把根留住,让魂梦不再无依。常常回家看看,让亲情不因距离而遥远、陌生,让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有温度。把逝去的光阴留住,是奢望;把眼前的时光过好才是当下的意义!
壬寅寒食节于旧宅绿荫书屋,时21: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