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近年来,四平路街道团工委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对标“政治建设好、组织基础好、联系服务好、作用发挥好”的评价标准,积极开展“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创建工作。先后荣获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等荣誉称号。年12月,四平路街道被确定为全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
来看看四平路街道
是如何助力青年们成长的
联建共建
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悦学圈”
街道团工委加强区域“团建一体化”建设,打破体制和层级束缚,破“圈”融合,开展联建共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悦学圈”。
在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团员青年收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展“四济承风”月度巡回团课、环同济“联合党课”、环同济青年“悦学会”,成立“环同济青年志愿宣讲团”,开展“伟大成就奋进新征程,踔厉奋发喜迎二十大”专题讲座,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午间一小时”等系列活动,“青年大学习”每期学习率均超过%。
此外,组织开展国旗下的成长、清明祭英烈、人文行走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选派代表参加团区委“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演讲比赛。
深化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筑魂,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引导广大青年立足不同岗位,沉下心、弯下腰、扎下根,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阵地共享
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活力圈”
街道现有36个团组织,团员人,团委干部33名。近年来,街道积极构建“大团建”工作格局,不断将团建工作向“两新”组织、居民区、社会组织、新就业人群领域延伸,扩大团建工作有效覆盖面。街道团工委以“四平·同济青年中心”为平台,依托党群中心、睦邻中心、文化中心等阵地共享,采取“一室多用”方式,打造成群团阵地,吸引凝聚各类优秀青年,实现“玩·聚·成长在一起”。
借力环同济核心优势,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活力圈”,凝聚区域团建合力,实现群团组织联姻、单位联合、活动联动、服务联手等“四联”协同机制,成立了由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非公企业以及青年社会组织等“三区”单位为核心的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每季度召开“环同济书记沙龙”例会,由区域内各团建单位轮流承办,有效提升了区域团青工作的整体合力。
聚焦“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导向,每年举办“天爱杯”环同济创新创业创意大赛暨“环同济天爱梦想家”共享直播间,围绕青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形成38个项目清单,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交流研讨、资源共享、团队拓展等服务,赋能青年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共育
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生活圈”
针对青少年和青年的不同特点,街道团工委重点开展爱国主义、自然科普进校区,公益活动进社区,传统文化、创新创业进园区的以“环同济”为系列的青年活动。发挥区域团组织作用,合力共创,培育团建品牌,先后打造了“环同济青年与大师面对面”“环同济青年读书会”“环同济青年午间一小时”“环同济书记沙龙”等团建品牌。
同时,街道团工委充分利用“百草园”“FABLAB实验室”等生态科创空间,加强青少年和青年实践教育,推进非遗进校园,五育成长助力双减向未来,举办“爱心暑托班”“Y空间社区青少年暑期成长营”“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环同济科普小课堂”“一点学堂”等特色活动,丰富社区青少年家门口的“第三课堂”,切实把品牌优势转化为青年工作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针对青少年权益保障,街道团工委还开展了“冬日暖阳”“微心愿”“双千结对”等帮困助学计划等,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社区青少年“15分钟幸福生活圈”。
责任共担
着力打造环同济青年“治理圈”
为推进“青春社区”建设和青年岗位建功行动,街道团工委立足青年岗位,创先争优、担当奉献,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以“主题团日”活动为载体,引导团员青年以志愿者服务方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微治理“三微治理”,“睦邻家园,精品四平”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集结组建“环同济青年社区防疫突击队”“青年服务队”等33支青年突击队,余名团员青年投入其中,同时将优秀青年纳入楼组长第二梯队,加入微网格社区治理圈。
在“四平空间创生行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党建微花园”等社区微更新、微改造项目中,同济大学青年师生、区域团组织和非公企业的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头脑风暴、建言献策,先后打造了“诗歌单行道”“邻里楼道空间设计”等多个网红打卡地标,将创新、创意、创业元素引入公共空间建设,让老工人新村重新焕发青春色彩,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得实惠。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行动,以及环同济“3·5学雷锋”“五心联盟”等系列活动中,处处能见环同济团员青年的身影,让青年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成长成才,笃行实干为社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