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4卖,骗了千万购房款获刑13年

《中国消费者报》曾发起了“二手房签约交易安全”网络调查,收回了份有效问卷,二手房交易高风险的市场现状在这次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1、遭遇过二手房交易纠纷的受访者高达69.9%;

2、在二手房交易纠纷中,交易资金支付、共有权人是否同意、政策相关问题为最常见的三大原因,占比分别为63.02%、59.01%、41.9%;

3、有45.65%的受访者对合同签署环节极为重视,认为做好这一步就可以规避掉主要的交易风险。

近7成的消费者遭遇过二手房交易纠纷——第一个调查结果就令人触目惊心。但同时,担保君也注意到,有45.65%的人认为做好合同签署能规避主要风险。

大家的想法很简单,毕竟白纸黑字写下去了,那还能有假?问题是,如果对方就是打定主意走歪路,这种“有心人”会在乎违约吗?面对这种肆无忌惮有备而来的觊觎者,你真的认为一纸合约能管住他吗?

风险案例

年,来自上海的晋某在多个中介店挂牌出售名下一套位于杨浦区的住宅,房子挂牌价是万左右,低于市场价近万,如此大幅度的优惠吸引了众多购房人的目光。尽管晋某的房子还处于被抵押查封状态,仍有4名购房人与其签订了购房合同。

几个月内,通过不同的中介推荐,晋某先与严某签订了购房居间合同,并收取购房定金10万元。随后,晋某又与胡某、黄某、王某签订购房合同,分别收取购房款万元、万元、万元。

到案后晋某交代,他已经是负债累累的状态,所以才想到骗购房款去偿还欠款和花销。他以低价房作为诱饵,又以解封房屋需要钱为由,要求买方先支付房款,短短几个月,晋某成功骗取万元到手。

值得一提的是,胡某、黄某在长时间无法过户后,才去房产交易中心查出晋某留在中介处的房产证是假证。

担保君说

合同签署环节固然重要,如若遭遇风险,一份完善的合同能有效保障当事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打官司往往耗费心神、旷日持久不说,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被追诉人资不抵债,即使你打赢了官司,恐怕也无法拿回购房款,在我们的工作中,类似的惨痛教训屡见不鲜。

比起事后追责,更安全的做法是“房”范于未然。

如今,很多城市都有推出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服务,通过监管二手房交易资金的安全,从源头上杜绝二手房交易风险。

资金监管能保障过户成功,监管资金才划转给卖方;如果过户失败,则监管资金原路返还。资金监管正是二手房交易中的支付宝作用。

买房对普通家庭而言并非小事,动辄百万甚至千万的房款,甚至需要掏空“六个钱包”。所以,在买房这件事上,担保君提醒所有人,务必要慎之重之,购买二手房一定要选择“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服务,保障自己和家庭的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7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