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建筑可阅读百年编织的毛麻仓库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842705.html
毛麻仓库位于杨浦区秦皇岛路32号,年设计,是杨浦滨江岸线上一座具有象征性的历史建筑。修缮改造后的毛麻仓库,宽大建筑空间配合观景平台以及每层展厅的艺术作品,成为了黄浦江沿线不容错过的景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里打卡吧↓

凸显上世纪20年代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

毛麻仓库的建筑结构为四层砼板柱结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屋顶为平屋面。建筑北侧有外走廊,内部为大空间,北侧西端设有一部室外楼梯,楼梯宽大平缓,具有仓库建筑的特点,室内空间宽大,除北侧外均设有高窗,柱顶端有放大柱帽,楼面顶板显露混凝土肌理,凸显了上世纪20年代的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

一层平面图

鸟瞰分析图

毛麻仓库旧址建造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由当时上海有名的事务所设计,工业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毛麻仓库区域历史沿革

年,申新纺织购进上海东方纱厂,成立申新七厂。上海解放后,申新七厂改名为上海第二十棉纺织厂。年正式定名为“国营上海第一丝织厂”。年,上海第一丝织厂用地整体划归上海船厂。年以后,杨浦区对上海船厂用地整体收储,并对毛麻仓库旧址进行整体修缮,作为公共展示空间服务市民。

修旧如故,以存其真

毛麻仓库建筑为板柱结构,与现在的梁柱体系不同,是一个柱子升上来以后,通过扩大的柱帽支撑楼板。这种结构形式非常具有建筑初期的年代技术特征,仓库整体比较封闭,没有太多的外窗和装饰。

不同年代航拍图对比

修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对原始材料进行了仔细甄别和分析,把七八十年代的粉刷和外墙剥离,露出建筑本身的原始红砖。同时将室内加建全部拆除,仅保留外部的滑道和电梯。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反映建筑的最初风貌。

毛麻仓库内部施工场景

毛麻仓库改造后重新露出红砖外墙

毛麻仓库原先作为仓库使用,空间简洁,柱网规则。仓储建筑可承受的荷载较大,具备较好的先天条件,适合作为展览空间使用并承担公共活动。考虑到毛麻仓库建筑本身以及周边场地的情况,特别是其所处的江畔绿化空间,毛麻仓库在修缮改造过程中增添了很多现代功能,以满足新增的各种使用需求。

改造后的毛麻仓库二层

在对建筑进行保留保护的同时,施工方也进行了一些结构上的加固,原有的电梯设施得到改造,并以植入的方式把现代的水电空调设施安排在建筑内部边角处,从而留出完整的使用空间。

改造后的毛麻仓库楼梯

改造后的毛麻仓库内部空间

改造利用,成为沪上新的时尚潮流集聚地

毛麻仓库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是上海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发展的见证。同时,它处于黄浦江边,能够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之中,也逐渐成为沪上新的时尚潮流集聚地。空间的开放与再利用,是毛麻仓库改造的重要目标。改造设计后,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一个展馆,毛麻仓库首次对公众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毛麻仓库现已成功举办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国际摄影节等人气展览,是黄浦江畔又一处集聚释放艺术魅力的体验空间,有杨浦滨江“文化仓库”的美誉。

建筑打卡点

一层观览全貌,近距离领略工业风魅力

二层景观平台,远眺黄浦江魅力风光

内部展览空间,感受沉浸式艺术体验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依展览而定(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注意:受台风影响,正在毛麻仓库展出的“百年印记魅力上海”——“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作品展,今明两天(7月24、25日)暂停对外开放。

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周边打卡点

绿之丘

这幢建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在原有仓库功能基础上,进行了减量和生态化改造。如今,这里形成了一个立体公园,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的景观盛宴。

开放时间:绿之丘为全时段开放式建筑(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2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