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大决战圆满收官杨浦全面完成成片

今天(12月28日),

随着长海地块的旧改生效,

杨浦“旧改大决战”取得全面胜利。

至此,杨浦区全面完成

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

数万居民圆梦新居,旧改目标超额完成

“以前是20平方米的老房子,现在是88平方米的两房两厅新房子。”因为旧改,居民余文琴和钟荣民老两口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两口感慨:“新房子里的生活美好地就像‘做梦’。”与余文琴一样的还有居民贾玉莲,旧改让贾玉莲儿子的婚房有了着落,94岁的老母亲也可以住上电梯房,“多年的心事终于落地了。”

从棚户区到电梯直达,从存在安全隐患的简屋陋室到楼下就是小花园的新房子……在杨浦,像余文琴和贾遇莲一样因为旧改圆梦新居的居民还有很多。

▲定海街坊旧改居民95岁的张银仙(右)

今年杨浦启动了“旧改大决战”,从3月2日启动了今年第一个中大型基地开始,今年杨浦共新开16个旧改征收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征收户数户,超额完成年度征收任务。

杨浦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多个“中国第一”。随着时代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以传统工业为支柱的杨浦进入了转型期。作为典型老工业区,城区面貌旧、底子薄、二级旧里大片存在等情况对杨浦的转型发展造成阻碍。作为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杨浦区二级以下旧里的总量曾占全市约1/3,改善住房条件成为杨浦居民最急的期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杨浦区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始终把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持续攻坚克难。自年以来,杨浦旧改历经“”危棚简屋改造、以改造老房老区为重点的新一轮旧区改造、“十一五”旧区改造、征收新政实施四个阶段,已累计拆除二级以下旧里房屋.28万平方米,为近16.35万余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自年以来,连续三年完成征收户数超过1万户,年更是新开16个征收项目,征收户数再创新高,超1.5万户。

旧改工作不断推进,“杨浦模式”逐渐成型

回顾30年旧改历程,为了攻下旧改这一难题,杨浦人展现出令人动容的“旧改精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贯穿在杨浦旧改推进的每一个细节里,杨浦的旧改成为杨浦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生动的实践。为了让阳光照进终年遮蔽的窗口,让期盼告别“拎马桶”日子的旧里居民住上敞亮的新家,让被时光遗忘的“沉默少数”获得更美好、更体面的生活,杨浦旧改一次次提速。

这种“加速度”,从杨浦各个征收事务所的工作节奏中可见一斑。平凉53、54街坊、4街坊(后纺三)基地和大桥街坊(瞿家浜、黄兴路弄)基地首日签约在一周内先后启动,均取得当日签约超99%的成绩,“其中大桥街坊更是一鼓作气,仅用四十天完成签约搬迁%,实现了当年启动当年收尾。”杨浦第二征收事务所项目经理张旭认为,杨浦旧改“加速度”是源于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回应,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无论是一次征询还是二次征询,这几年居民的同意率越来越高,签约生效速度更是越来越快。”

张旭从事旧改工作多年,亲历旧改的变化,他说:“和过去比现在吵闹的少了,居民法律意识变强了,能更理性地看待征收了。居民们都知道,能否早日搬新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征收’,早已深入人心。”

▲大桥街坊二次征询生效

记者了解到,自年起,杨浦探索在新启动基地使用阳光动迁信息管理系统,居民可以通过触摸屏,直接查询、了解和掌握基地居民所有安置信息,做到依法、公开、透明、规范。为切实保障阳光征收(动迁)政策一竿子到底。杨浦一代代旧改工作队伍本着“我为亲人搞征收”的理念,坚持发扬“四敢精神”和“杨浦一股劲”,积极创新,突破瓶颈,不断完善政策方案,从源头上保证征收(动迁)工作更加公平合理,使杨浦旧区改造工作呈现操作透明、公信监督、邻里共建、上下齐心的格局。

此外,每次基地启动前,地块所在的街道、法律人士、社区工作者以及动迁居民代表组成的第三方公信平台,全程参与、协调和监督征收(动迁)工作,建立了律师、居委干部、经办人员、机关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有效协调解决居民家庭矛盾。同时,探索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和“旧改基地巡回法庭”,帮助协调居民家庭各类“疑难杂症”,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这期间,杨浦涌现出了“心桥调解工作室”“老韦调解工作室”等一批优秀的人民调解室。

▲心桥调解工作室

在一次次的旧改征收工作中,杨浦旧改人不断探索完善旧改征收全过程管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杨浦的全过程管理从队伍管理、资金管理、房源管理、司法强制执行工作等方面构造体系,以注重收尾、注重协调、注重发挥区旧改指挥部、街道分指挥部、征收事务所“三位一体”作用为基本原则,为杨浦旧改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决策支持,确保旧改项目的计划、启动、推进、收尾、出让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行。

深化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旧区改造

在杨浦的旧改征收基地中,同样离不开党建引领和群众参与。旧改基地上经常活跃着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对基地的情况明了,人头熟悉,和居民们也说得上话,他们就是居委会书记和工作人员。大桥街道富禄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剑妹就是其中一员,她多次参与了大桥街道的旧改工作,亲自入户做居民工作。

“化解家庭矛盾,要了解居民心理,靠的是耐心和执着。”随着旧改节奏的加快,很多居民家庭矛盾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金剑妹通过大量调解工作摸索出经验,将问题前置,在二轮征询、排摸的过程中,率先找出20%可能存在矛盾的家庭,通过分组梳理、进度追踪,以问题导向为基础,进行分析解决,努力将所有矛盾化解在签约之前。

年,随着旧改范围的扩大,以街道和居委会为平台,将各动迁基地划分为片、块、组,逐步形成了“整体联动、分片包干、层层结对、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旧区改造指挥部、街道干部对口包干联系动迁片与块,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一线开展工作,逐个化解矛盾、攻克难题。坚持“邻里互动”模式,形成共建共享效应。引导居民形成相互教育、相互协商、相互促进的共建共享良好效应,通过党员、群众“志愿者”互做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加快签约进度。

在旧改推进过程中,杨浦不断深化旧改征收党建联建,依靠区旧改指挥部、街道分指挥部、征收事务所三级组织架构,发挥好区旧改指挥部临时党委、街镇分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和征收事务所党支部“三位一体”党组织作用,提高党建服务全区旧改和居民群众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政策方案统一制定、安置房源统一配置、补偿资金统一筹措使用、征收队伍统一管理,进一步凝聚共识、同向发力,实现了资源统筹整合、工作协同联动。形成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有效推动了旧区改造各项工作高效有序。

多年来,居民签约率从最初三个月达到85%的生效比例,到签约首日达到98%以上的签约率,这背后正是杨浦旧改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做细群众工作,既公开、公平、公正,又换位思考、用心用情的工作理念。旧改工作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用真心真情赢得支持,让旧改有速度也有温度。

杨浦也高度重视历史建筑和风貌保护,用绣花功夫,做好保护利用的大文章,把里弄建筑这一宝贵的风貌财富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活化利用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其价值和特色,延续市民对于上海里弄生活的特殊情感和文化记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旧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

感受城市美好,收获幸福与喜悦。

年,杨浦将继续完成好

二级旧里房屋改造收尾工作,

打造更加宜业、宜居、

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

来源:上海杨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6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