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作为年首个小长假,清明期间全国多地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郊野露营、品尝春鲜,追寻明媚春光。
4月5日,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国内目的地及景区咨询规划、运营领域头部企业奇创旅游集团,联合发布《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清明出游中,郊野“花式”赏花、美丽乡村游、山水名胜游等生态型旅游人气高;主题度假酒店、精品酒店及乡村民宿受欢迎;从人群来看,20岁~40岁游客占比超六成。北京、广州、重庆、青岛、佛山、南京、杭州、武汉、西安、大连等位居清明出游人气目的地前列。
红杏枝头春意闹,百花怒放人气高
与闺蜜一起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拍摄樱花,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乐园中遛娃,在吉安吉州窑景区着汉服赴一场千年瓷韵之旅,在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安吉县采时令春茶、住帐篷客野奢度假酒店……今年清明假期,对于全国不少地区居民而言,出门旅游依然是过节拥抱自然的主流方式之一。
《报告》显示,在TOP景区中,主题乐园景区、文化场所数量相比疫情前及年占比有所下降,山水名胜、田园度假、动植物园等空间辽阔、生态型景区则上升8个百分点。综合景区业态及游客咨询来看,赏花为清明居民出游的最主要目的之一,56.3%的游客将赏花作为首选。如北京玉渊潭公园、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大连三寰牧场、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慕田峪长城、广州宝墨园景区、佛山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巴山大峡谷景区、南湖多彩植物园、黄贤森林公园景区等都是当地居民喜爱的踏青赏花景区代表。
奇创旅游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得益于近年来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建设,赏花游市场不断拓展、业态持续丰富;但也存在同质化竞争、节令性强、有产品无品牌等痛点。在大众旅游与消费升级下,赏花类景区可通过深挖在地文化、区域业态联动、打造系列年轻化营销活动等,变游客为顾客,提升游客入园频率,提高景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安全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