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缪荣斌,区商务委主任孟红雨,区滨江办常务副主任左卫东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会议。旧区改造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双创领域会有哪些重要举措?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商圈能级?发展在线新经济方面的情况如何?杨浦滨江未来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垃圾分类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赶紧来看发布会上的亮点信息吧↓
杨浦未来如何改变?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工业锈带”华丽变身“生活秀带”!杨浦这样“创”见不同
——热点问答——
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杨浦滨江打造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Q
人民日报:杨浦区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上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A
谢坚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地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也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和怎么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为我们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杨浦区委、区政府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特别是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积极打造一批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我们将把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穿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并把杨浦滨江作为我们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作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区域。
我们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杨浦滨江打造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分阶段目标为:
到年底,实现秀带展新貌,公共空间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旧区改造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做到街区宜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
到年,以世界技能大赛召开为契机,全力打造世界级会客厅,新增2—3处标志性文化、体育、旅游设施,举办若干场重大节事活动,吸引世界目光聚焦杨浦滨江。
到年,初步建成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成为新时代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建成一批产业载体,集聚一批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创新人才,每年吸引1—2家旗帜性、引领性、龙头性的国内外企业落地。在城市治理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积极解决旧改资金保障问题,尽早完成杨浦剩余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杨浦滨江从前是“工业锈带”,周边居住着很多产业工人,如今转变为“生活秀带”,通过多年的旧区改造,群众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以说,旧区改造是杨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请问,杨浦今年旧区改造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A
薛侃:作为老工业城区,旧改是杨浦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杨浦是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约占全市1/3,还有房龄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小区个、约万平方米。长期以来,老百姓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非常强烈。
历届区委、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已累计拆除旧住房约万平方米,完成旧住房成套改造63.5万平方米,并通过开展“美丽家园”“里子工程”等,完成小区综合整治万平方米,累计改善了约64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十三五”以来,杨浦旧改按下了加速键,年旧改征收首次突破了1万户,至年底还有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2.6万户、55.8万平方米。
今年,我们自我加压,力度不减,继续保持高位推进的节奏,目标是再完成一万户以上。
一是积极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旧区改造提速增效。我们坚持早谋划、早布局、早启动,紧抓旧区改造不停步,特别是疫情期间,为避免人群集聚导致的疫情风险,我们采取了“录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