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通讯员钱人源记者江跃中)“发挥高校侨联纽带作用,依托高校科研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通过多样化服务,发挥园区新侨驿站作用,促进园区产业发展。”“用好侨联连通海内外的优势,帮助园区企业引进海外人才。”……8月30日,上海市侨联举办“服务侨企合力攻坚”系列活动第4场,邀请本市部分园区运营类侨企负责人,来到虹口区老站创意园考察座谈。与会人士围绕“当前上海发展背景下园区运营的特色和经验”主题进行了分享。
图说:座谈交流现场钱人源/摄
“产城融合中,发挥高校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中的功能很重要。”上海海洋大学侨联主席、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吴炯华介绍了园区打造海洋生物医药科创平台情况,他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在于创新,高校侨联应聚焦“产学研”转化,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亚泰集团&复旦软件园集团执行董事杨亚军介绍了园区依托复旦大学,重点发展软件、数字内容、健康医疗、科技文化等产业情况。他说,园区采用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支持入驻企业发展。
“我们通过设立党群服务站、新侨驿站,加强与周边园区、社群联动,打造‘党建+侨建+园建’模式,助力企业发展。”上海新文创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陆敬雄说,“新侨驿站是我们为企服务的特色平台,通过举办政策解读、创业沙龙等活动,帮助企业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契机。”
黄浦区侨联委员、文创园区侨联副主席李诗忆介绍,园区注重文创品牌建设,涵养年轻侨界群体,联手街道侨联,打造文创课堂项目,举办创意侨声、文创市集等活动,以侨为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园区创新创业。
杨浦区归心谷联合创始人张卓祎介绍,企业秉承“回国就找归心谷”的理念,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推出云实习等方式,为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就业、为初创企业孵化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介绍了位于闵行的海联智谷科创园区整合长三角区域资源、打造产业集聚地的情况。黄浦区侨联副主席、科技京城侨联主席张国年,介绍了沪上首家楼宇侨联成立以来,为新侨人士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
上海创加产业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晶晶介绍了杨浦区创加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投资等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做法。中以汇达(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寿伟介绍了普陀区中以(上海)创新园聚焦两国优势领域,推动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的情况。
市侨联副主席、张江科学城侨联主席程东介绍了自己深入园区企业调研,梳理人才供需情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积极引荐人才的做法。
园区经济研究专家、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任浩应邀作了点评,他认为,侨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