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今年首个旧改项目启动央广网

昨天,杨浦“旧区改造大决战”首个计划启动项目——平凉路街道4街坊(后纺三)、53街坊、54街坊正式签约首日,共有产居民签约,签约率达98.36%,高比例达到协议生效条件。平凉地区已有5年没有旧改了。而后纺三由于是文物保护点,原先并未被纳入旧改计划中。从城市中被尘封的角落,到成为杨浦区今年首个签约基地,平凉3个街坊旧改的种种艰辛,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一块蛋糕”11个人分

平凉4街坊、53街坊、54街坊,东至怀德路、南至扬州路、西至许昌路、北至平凉路,共有房屋产被划为征收对象。平凉路4街坊,当地人称“后纺三”,过去曾是杨浦纺织厂职工宿舍,这里的房屋是建于年的石库门房屋,为文物保护点。历经百年沧桑,石库门外墙仍保留较完好,然而内里却破败不堪。居民毛佩娟家中装修时划开墙壁,发现里面的木头全都变成粉末。狭窄的弄堂潮湿不通风,墙根都长满青苔。居民每天还过着拎马桶的日子。

由于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强烈,去年杨浦区旧改办向市旧改专办专题报告,将“后纺三”旧里房屋纳入旧区改造范围。

沿着潮湿的弄堂左转右拐,来到许昌路弄号。陈永沪出生在这里,今年他已经74岁。转动钥匙,红色大门“吱呀”一声开了。陈永沪是家中老二,也是房子的承租人,住在二楼27平方米的房间里。“底楼这间是弟弟一家住的,小弟弟已经去世,但弟媳带着孩子住在亭子间,还有大哥一家租住在隔壁。”他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房子由于没有析产,两层楼只有一本房产证,近万元安置款要11个人分。

人多钱少,这是公房旧改征收时遇到的普遍困难。从2月22日基地预签约开始,周雯珺就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6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