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彻底挥别成片二级以下旧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baike.baidu.com/item/郑华国/3725442
「本文来源:文汇报」■本报记者刘力源曾经二级以下旧里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的杨浦区昨天宣布,全面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任务。自此,“成片二级以下旧里”这一名词在杨浦区成为历史。年以来,杨浦区连续3年征收户数年均超过1万户;今年新开16个征收项目,截至前天,共完成征收户数户,超额完成年初确立的目标。自年起,杨浦区累计共拆除二级以下旧里房屋.28万平方米,为16.35万余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城市更新下,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不仅将充分用于改善周边民生,也将为区域整体发展打开新空间。在较早启动旧改的平凉街道,原来的旧里变身为群众家门口的网红公园,有了国歌展示馆、睦邻中心、为老服务综合体等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在长白街道,“最后的两万户”搬迁后,将建成城市记忆博物馆和商业配套设施,优化周边“15分钟社区生活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杨浦区正从解决群众“住有所居”底线民生,迈向“宜居宜业”品质民生。拆掉生活窘迫,留住城市记忆杨浦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作为典型老工业区,城区面貌旧、底子薄、二级旧里大片存在,曾阻碍着杨浦区的转型发展,改善住房条件成为居民最热切期盼。杨浦区把旧改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消灭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后,全区还剩余10个零星旧改地块,共户,约1.18万平方米。杨浦区房管局表示,将积极探索研究改造机制和方案,加快推进零星地块项目启动。旧改过程中,杨浦区重视历史建筑和风貌保护,把里弄建筑风貌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活化利用好,与地区发展有机融合,也延续市民对于里弄生活的特殊情感。定海路街道辖区内二级以下旧里曾占居民总户数40.3%。今年,街道完成旧改近户。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颖说:这也意味着另一个课题的诞生——如何为居民留住历史、记住乡愁。“每一户老旧房子里,都珍藏着祖孙几辈人的记忆。故土难离,居民既想要更好的生活环境,又舍不得那份沉甸甸的乡愁。”旧改过程中,街道和居民区党组织策划了“弄堂烟火情”活动,为居民和老房子、相处多年的老邻居合影留念,用口述史的方式收集弄堂的好故事,举行居民座谈分享会,留下美好回忆记录发展变迁。这些在旧改中“挖”到的“宝贝”,如今被陈列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国际时尚中心党群服务站等。甚至还邀请了35年前拍摄电视剧《穷街》的摄制团队故地重游,一起聊定海从“穷街”变“秀带”的故事。不断刷新“透明度”,破解“天下第一难”旧改,最大的民生,也被称作“天下第一难”。旧改顺利推进,正是依靠不断丰富的阳光工作机制以及有速度有温度的工作方法。为了让阳光征收政策“一竿到底”,经多年探索实践,杨浦形成了职责明确、多方参与、高效有序的全过程管理模式,从队伍管理、资金管理、房源管理等方面努力,确保旧改项目各环节顺畅运行。时间上,倒排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表;规范上,所有征收事务所执行统一流程,守牢底线。此外,启用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居民可通过触摸屏,查询、掌握基地居民所有安置信息,一再刷新“透明度”。本着“我为亲人搞征收”理念,杨浦区不断完善政策方案,各街道党工委在基地启动前,搭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人士、专业人士及居民代表组成的公信平台,全程参与、协调和监督征收。“法律咨询服务窗口”“旧改基地巡回法庭”开到了动迁一线,帮助协调家庭“疑难杂症”。居民群众对旧改的认同度、配合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依靠群众,推进旧改全过程杨浦大桥下,居民曾经推门就能看到大桥,但房间里却终年照不进阳光——看着大桥盼旧改,一盼就是30年,曾是这儿生活的真实写照。大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邵波介绍,旧改过程中,街道组建了“老书记工作室”,聘请居住在该地块、有群众基础、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的居民区干部来为大家讲政策、讲工作,“老百姓更易于接受。平均每个基地都有30%左右的‘工作重点户’最后是被老书记做通工作,进来签约的!”杨浦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比如,坚持人口清、面积清、社会关系清、利益诉求清的“四清”工作法,把群众工作做在正式启动签约前,摸清底数情况下,为征收户量身定制安置方案。直接听取居民代表意见,优化细化安置方案。实践中,更是采取“先难后易”策略,“抓两头带中间”,优先帮助家庭困难、矛盾复杂的动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对促进签约有着倍增效应,这是杨浦区的心得。通过首创全过程控制“时间窗”等机制,形成早签约多奖励的氛围。引导居民形成相互协商、相互促进的共建共享良好效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78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