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加速香港化中产住鸽子房

来源:大猫财经猫哥

作者

阿明黄狮虎

来源

智谷趋势(ID:zgtrend)

最近的中国楼市,让人有些看不懂。

这一边,牛年开局的调控气势汹汹。深圳出手直接管起了二手房指导价,甚至要把造假买房者移送公安机关。

银行大张旗鼓,严查经营贷,新闻疯狂刷屏,感觉全国炒房客都在瑟瑟发抖。

另一边,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却在不停地刷新楼市纪录。

总是先突为敬的深圳,从年底开始,一路突破7万、8万、9万的大关,重新定义了中国内地二手房均价“天花板”。(据中国房价行情网)

刚刚过去的2月,出现了近年来极为罕见的一幕:

北上广深,首度包揽了全国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榜的Top4。

市场的疯狂,尽在这一异象之中。

躁动之下,更多深刻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默默地改写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年,广州50㎡以下面积段的二手房成交达1.3万套,同比增长了92.5%,几乎翻了一番。(据克尔瑞)

随着房价高涨,买房人能在市内购买的面积越来越小,广州只是跟上了北上深的步伐。

就像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年轻人买房难度越来越高,来自房价的毒打,让人心生绝望之感。

年4月,智谷趋势曾发表文章《小城市全面日本化,大城市全面香港化》,前半句针对当时黑龙江鹤岗房子卖出白菜价。现在,文章标题的后半句正在无比接近成为现实。

难道一线城市终究难以摆脱香港化的宿命?

一个中产阶层住“鸽子房”的时代,终于还是到了?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模式,最初正是来源于香港。

现在,全球房价前十城市中,中国已经占据了四个:香港、深圳、北京、上海。

其中香港更是长期高居首位,住宅均价达到了.4万美元。

香港人均住宅面积仅为15.8平米,住房以“贵、细、挤”闻名,“蜗居化”情况严重,甚至一度遭到联合国点名。

内地年轻人听到香港,总是吐槽房价太贵、买不起,万万没有想到在中国的第一大城市,同样的情形正在上演。

年,广州50㎡以下面积段的二手房成交了1.3万套,同比增长了92.5%,几乎翻了一番。

不过,比起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在上海,小户型甚至已成为成交的主流。

特别是50㎡以下的户型,居然成为了多区的成交主力,不禁让人大吃一惊。

目前来看,上海可以说是走得离香港最近的城市了。

-年上半年上海主城区成交面积段比例

在杨浦区、黄埔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成交面积在50㎡以下的房产,占比都高达三成以上。

深圳住房面积香港化的趋势,也正在显现。

从成交数据来看,福田区、罗湖区50㎡以下面积段户型已成为成交主力。

房价高企的中心区,小户型面积段成交的比例也就更高。

北京当前房子的成交的主力面积是50-70㎡,居住面积也正朝着刚需化演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能不断往城市外围,一退再退。

就拿一线城市中,房价最“友好”的广州来看,房价也在飙涨,买房门槛一再提升。

一年前想买珠江新城的,如今只能买天河北和天河东;买得起黄埔科学城的,现在也只能选择增城新塘……

广州二手房的均价,也已经突破了4万大关。

想要留在广州市区,就只能牺牲居住面积,选择更小的户型,以控制总价。

从以往经验来看,50㎡以下的户型往往是成交比较困难的。

一方面,其面积过小,居住空间受限,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居住需求;

另一方面,这种极小户型未来想要出手难,涨幅也相对小。

不过,今年这类户型成交却迎来暴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跟去年房价的飙涨有关。

去年,一线城市纷纷迎来大涨,广州自是不甘示弱,天河、黄埔、海珠、南沙等区房价涨幅惊人。

楼市天花板屡屡被刺破,市区上车难度突增。

拿天河珠江新城某明星楼盘来说,一年前,其挂盘价普遍在9万/平左右,如今再看挂盘价格,已经去到了15万/平。

广州珠江新城某盘一年挂牌价涨幅

假若想要买该楼盘的80㎡的二手房,前后价格相差了万!

买房人想要留在广州核心区域,只能牺牲居住面积,选择更小的户型,以控制总价。

原打算选择㎡户型的买家,如今只能选择70㎡的房子;

想选择70㎡的刚需客,现在只能屈就50㎡的户型了。

事实上,90㎡以下的小户型,成交都在快速增加。

从克而瑞数据来看,70-90㎡面积段的房子,去年也同比增长了64.5%。

可见,二手市场上,小户型的需求正在增加,而且户型越小,成交增速越大。

极小户型开始逐渐冒出头,开始受到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7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