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聚焦滨江注重统筹编制民防专项规划

7月29日,市民防办召开年区民防特色亮点工作交流会。会议以参观学习、演示观摩和交流讨论方式进行,当日杨浦区民防办公室围绕“杨浦民防开新篇、专项规划走在先”交流了杨浦区民防特色亮点工作。

年以来,杨浦区民防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市民防办的关心指导下,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杨浦滨江开发,按照“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有序开展杨浦滨江民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衔接为民防发展赋新能

搭建工作机制保障规划顺利编制

杨浦区民防办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杨浦滨江民防专项规划纳入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成立由各科科长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为民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防空警报器等民防全要素建设纳入规划提供建设标准和依据。成立由民防办牵头,滨江办配合,规资局、建管委、滨江公司等部门共同参与的“1+1+X”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研究协调规划编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需协调的事务。

衔接各项规划确保规划落地落实

依托市区两级总体规划,结合杨浦滨江地下空间规划,以设计导则先行,编制完善杨浦滨江民防专项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牵引作用,确保民防各项要素建设在滨江落实落地。民防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衔接,重点区域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编时,应结合涉及该区域的民防专项规划;与土地出让有效衔接,将民防建设嵌入土地出让条件,提出建设用地以及建设工程引导和控制依据;与建设工程审批衔接,保障民防工程按标准配建,保证各统筹建设民防工程有效实施。

统筹均衡布局有效提升民防效益

体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理念,以沪民防规〔〕3号文为依据,根据地上地下建筑业态,统筹民防工程建设,平衡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完善防空警报器点位。加大骨干工程、地下连通工程的建设力度,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民防工程防护体系,充分发挥民防工程的战备、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得民防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工程互通,提升防护效能。

助力韧性城市完善构建风险屏障

与“数字民防”和“一网统管”要求相结合,体现“一网统管”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牛鼻子”作用,立足专项规划,运用可共享的数据和民防特有的资源,提升民防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推进地上地下一体化立体城市建设,将“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融入规划编制,建设适应上海超大型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助力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

未来可期为民防建设作示范

结建审批化繁为简

以规划作为结建审批依据,各项目不再根据各自情况独立出具意见,而是将区域内的项目以一个整体的概念进行审批,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民防要素统筹配建,提高行政效率。

民防工程化零为整

重点建设人员掩蔽工程,配建最新标准的街镇指挥所,设置合理的物资库工程,充分利用城市综合管廊、地下交通网等,使原本独立的工程互连互通,连同地面的应急避难场所一起,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建设成果化为民用

通过优化地下空间,民防工程集中建设,在地面城市建筑体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更多地向地下空间要发展,可以解决地面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使城市建设成果由全民共享。

有序推进为民防规划指路径

以工作机制建设统筹规划编制

充分利用好“1+1+X”工作机制,开好第一次启动会,提高思想认识,继续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初定每两周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解决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协同推进规划编制落实。

以统筹编制的理念体现编制价值

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合理确定编制范围和编制重点,统筹平衡已出让地块和未出让地块,以及已审批和未审批项目之间涉及民防项目的调整和再平衡,使规划方案更合理更优化,提升信息化建设标准。

以年度任务完成为目标倒排时间节点

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合理确定编制范围和编制重点,统筹平衡已出让地块和未出让地块,以及已审批和未审批项目之间涉及民防项目的调整和再平衡,使规划方案更合理更优化,提升信息化建设标准。

供稿:杨浦区民防办公室编辑:蔡琪琪审核:冯书军陆文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1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