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6项强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姜泓冰辛阳

9月1日,中小学迎来开学日。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上海通过减轻作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多措并举、多方合力,推进“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早上8时,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门口,四年级学生顾可意和同学们排队在自助测温仪、消毒洗手装置稍作停留,然后快步冲进校园。“又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了,希望新学期能做更好的自己。”顾可意说。

经过一个暑假,学校多了新景观、新课程:一排空白围墙变身展示校园快乐活动、由同学们绘成的“摇篮梦想墙”;操场一角的小小“摇篮农庄”新建了可爱的小木屋,里面放着锹铲等劳动工具,蔬菜、花果生机勃勃。“我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种植了,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鲜的蔬菜。”听说以后劳动课、社团活动都会更多在农庄里开展,朱奕天同学满怀期待。

“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地的首个学期,各地校园里,许多类似的新变化正在发生。

丰富课程、五育并举、家校沟通……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所中学里,开学典礼是从身着正装的导师们取出为每名学生准备的“成长礼”开始的。“成长礼”中包括一份礼物、一张心愿清单与一句新学期寄语。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是上海新学期新举措之一。导师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并承担“家校沟通”职责,为每名学生提供持续关爱和全面发展指导,疏解学业压力、增强成长信心,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

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上海市教委共出台了6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新举措。除了“全员导师制”,还有加强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升级“空中课堂”组建名师团在线答疑解惑、加快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等。“新学期这些新举措,会让学校和老师不只注重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更多关心孩子开不开心、健不健康,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学习生活的价值。”上海市教委负责人说。

上海市平凉路第三小学作业管理再升级,图为学生正在“作业加油站”接受老师个性化指导。(郑逸洁摄)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精心做好作业管理工作,图为学生优秀开放性作业成果展示(郑逸洁摄)

学业辅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

课后服务成为标配

新学期,上海所有的公、民办小学也都开展了课后服务,初中学校则开始探索在工作日晚上开设自习班。“以前孩子双休日都在上辅导班,现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能完成作业,有难题能直接问老师。这学期我们打算让孩子参加更多科学创新活动、体育运动,多一些家庭陪伴时间。”下午5点半,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门口,初二学生家长王雅佳告诉记者。上海要求学校做到“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疑难作业不带回家”,还要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科技、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精心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图为学生参加舞蹈社团活动(何思哲摄)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精心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图为学生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何思哲摄)

编辑:季昕

    

上观号作者:上海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1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