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岸线上,有一座前身是百年厂房“祥泰木行”的钢木结构建筑。它承载着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厚重历史,如今又注入“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内涵——自去年改造成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开馆以来,参观人次已突破30万。
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今年,杨浦滨江迎来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两年多来,杨浦滨江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生活秀带”,开设在线新经济产业园擦亮“产业秀带”,逐步成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标杆。“人民城市”的精神内涵从杨浦滨江出发,不断融入城区的每个角落,融入百姓的点滴生活。
诗意:让历史与现代对话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规划展示馆从外观看像个沐浴在阳光里的“木盒子”。“,祥泰木行”,展示馆门口的老墙由木材堆砌而成。“木”,是百年前中国规模最大木材加工厂的印记,也是中国工业历史的“根”。
展示馆地上展厅设有互动直播间,90多岁的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曾在这里给年轻人上党课,王孝和烈士之女王佩民给市民讲述发生在杨浦的革命故事。进入地下展厅,智慧屏幕上播放着杨树浦老居民的口述历史《光阴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居民来时能找到‘家’的位置与‘根’的记忆。”杨浦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馆长杨静说。
杨浦滨江是一个新旧交汇之地。杨浦滨江岸线全长15.5公里,目前已开发贯通的南段滨江,是上海仅存的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百年工业遗产博览带”。滨江范围内有不可移动文物50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7处,如何让这些老建筑链接历史和未来,是滨江开发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年,杨浦滨江南段岸线贯通。五年来,杨浦力争探索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将“修旧如旧”与城市微更新相结合,把上海的工业历史记忆融入滨江建设。
旧工业元素与现代设计交融的建筑风格在杨浦滨江随处可见。原址为上海制皂厂污水处理车间的“白七咖啡厅”,将过去连通不同生产池的圆形管道改造成人可行走穿越的通道,整个屋顶由半透明膜结构制成,让人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肥皂泡”里。
年9月,杨浦滨江入围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当前,杨浦滨江还在创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上海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推动滨江公共空间加快向中北段延伸,形成可以让市民游客近距离品江景、嗅花香、听虫鸣、闻鸟语、赏蝶舞的滨水绿色低碳廊道。
“从不同的维度建设多个国家级、市级示范区,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群众营造诗意栖居、浪漫生活的美好家园。”杨浦区滨江办专职副主任朱晓君说。
暖意:让人民与城市对话
今年春节以后,家住杨浦滨江沿线的居民发现,以往路过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杨树浦路变成了开阔、平坦的大道。“滨江公共空间的改造,充分听取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需求强烈的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杨浦滨江建设者章琳琳说。
在杨树浦路以外,连通滨江和杨浦腹地的安浦路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修建。“这是一条‘左岸观光之路’,届时居民可以通过安浦路直接抵达滨江一线,一路将黄浦江左岸的风光尽收眼底。”
建设人民的滨江,要充分发挥百姓的参与,回应百姓的诉求。共治共享的理念,在杨浦滨江的党群服务站中得以体现。
年11月2日,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旗舰站”电站辅机厂站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驿站在电站辅机厂原址上兴建,共三个楼面,面积近平方米,分别设置“滨江驿站”“滨江客厅”“滨江书房”三个主题,集中展示了杨浦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发展变迁和“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创新实践成果。
在5.5公里滨江岸线上,这样的党群服务站共有9处,平均每米就有一处。其中有全市首家黄浦江码头岸线党群服务站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站、全市首家公园党群服务站复兴岛公园站,也有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特色的秦皇岛路码头站、以科普绿色生态为特色的雨水花园站。
每一座“杨树浦驿站”具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但共同点是,所有驿站都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点”。
“滨江可否增设一些遮阳设施和绿化?白七咖啡馆旁边的路什么时候可以修好?卡其乐园平时有很多小朋友在玩,但场地周边只有饮水池,却没有洗手池……”一条条来自人民的建议,如今都成为现实。
人民建议征集点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充分汇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使城市的发展更契合人民的需求。
“最近我们收到不少市民的意见,希望能在滨江见到更多花卉,于是我们进行了景观调整,现在来滨江,人们会感觉到花卉植物越来越多。”章琳琳说。“我们还在和妇联、残联等部门合作,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细化对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