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市卫健委发布公告,本市进一步优化门急诊就医流程,即日起全市各医疗机构对门急诊患者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医院门急诊运转如何?跟着记者直击现场!医院:统筹人力物力,发热门诊24小时运转王修远/摄(下同)12月22日下午2点,医院门口秩序井然,并未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陆续前来就医的市民,出示医保卡或电子医保卡后,便可以顺利进入门急诊区,对症选择需要的科室挂号等候就诊。门诊入口处还安排了专职医生对市民进行引导,帮助患者快速完成挂号,快速流转,提高就医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就诊大厅内人流积压。据了解,医院发热门诊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保持24小时运转,也是上海市第一批改建达标发热门诊,目前运行平稳,本周平均接诊量人次/天,近两日接诊量有所上升,+人次/天。为保证发热门诊的服务质量,医院将急诊与发热门诊进行整合,实施一体化管理,由急诊科统筹,确保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院也积极动员各临床科室成立应急人员梯队,随时支援发热门急诊。院长郑鹏翔表示,随着社会面及就诊政策调整,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感染风险也在不断攀升,医院始终把员工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第一时间组建员工关爱工作组,充足配备防护物资、保障性药物,统筹调配人力,合理排班,避免医务人员劳累过度。“各党团支部、部门工会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主动对接职工需求,切实解决问题和困难,并且给予心理援助。职工之间也互相鼓励、相依取暖,凝聚合力,保持良好状态才能更好地为患者保驾护航。”另据院方表示,前来就医的患者大部分是慢性病日常用药需求,为此,医院开通了互联网诊疗,心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肾内科医院进行随访及配药,快递送药上门。此外,医院还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可对各类疾病进行在线咨询随访。本月新开通的“新冠咨询”专窗,更是专门针对新冠患者用药及健康宣教等提供指导。同时,医院呼叫中心服务热线也提供各类就医咨询服务。医院党委书记王海鹰表示,“多重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方便患者的同时,也保证重要医疗资源留给急需的重症患者。”医院:分类分级诊疗,确保全员具备接诊能力“不需要查验核酸和抗原,请刷医保卡进入诊区就诊!”下午3点,医院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在院门口叮嘱前来就医的患者,尽力减少患者在院就诊时间,帮助其快速就诊,快速离院。刷卡挂号、前往诊室就诊、开药离院……医院内,各科室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据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陆瑛介绍,医院已有序做好分类分级诊疗方案,发热门诊内医生的派驻数量可根据当天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除固定排班外,另有第一梯队为加强班,由各科室抽调;第二梯队为内科二班,按医疗排班;当14岁以下儿童接诊人数为每班10-20人时,增派一名儿科门诊医生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目前全院医务人员到岗率在70%以上,严格施行分级转诊制度,举全院之力保障患者就诊需求。同时,必要时按接诊工作量调整排班,降低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强度,确保医务人员得到足够的休息。”在医务人员后勤保障方面,医院也做了十足准备。医用设备、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手套、防护服、体温计、消毒液等医用应急物资,以及治疗预防用药品,包括中药均已配备充足。陆瑛告诉记者:“我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