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弟不同于富家子弟,寒门子弟在起跑线的时候,身后拖着的是一辆板车,上面有父母,甚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还有一堆亲戚。
富家子弟在起跑线的时候,是父母开着劳斯莱斯送其前行的。
不要说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人家的一脚油门,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出生不由我们选择,寒门子弟只能负重前行,方可有一丝出路。
他的故事
他目前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读博士后,拿的是牛顿奖学金。
出生于湖北监利一个正儿八经的农村。能留洋读博后,必是祖上冒了青烟。
局外人看到的永远是最光鲜亮丽的一面。
早在复旦读国内站博士后的时候,其父就说,毕业后二三线城市那块钱一个月的工资,那是瞧不上眼的。
复旦读书那会儿,父亲说,我们农家人能出这么一个博士生,必是祖上有灵,我们要把祖坟好好修一下。修祖坟也无可厚非,可是修祖坟的钱是要伸手向他要的。
他一年有15万的奖金,还要扣除房租,社保和公积金,七七八八扣除了之后还能剩八九千。老婆生孩子后就在家带孩子,其母不想给他们带孩子,因为她要去打牌。
到手八九千的工资,在上海杨浦区这个地方,一家三口的开支也不小,特别是孩子出生了之后。
同一届的本科或者硕士同学已经买房买车的不是个数,心里总是有所期盼。可是每个月结余下来的钱也是捉襟见肘的。
父亲说,国内的博士后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你最好还能留个洋。
去英国的前几天,父亲说,你毕业后先给我付万的养老费。
他以为他听错了,可是,他老婆也是听到了一样的说法。
做有机化学这个行业,接触的都是有毒的物质,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开始脱发。原本就不太开朗的他,越发的沉默了。
可是,家人看不到。
家人总以为毕业必须至少一年拿个四五十万,或者应该更高,才能对得起啃的这么多书。而且家里的房子等着他来修,车子等着他来买,父亲等着他付万。可是,他自己的小家还要养,还要面对现在这么高的房价。
他给我们说起,除了一脸无奈,却别无他法。父母俨然把他当作了整个家庭的救世主。可是这个救世主,目前连自救的能力还没有。
他何曾不羡慕人家还没毕业,父母已经把房子车子备好,可是,作为寒门子弟,只能负重前行。
2.我们的故事
当大家说高房价掏光的是六个口袋(小两口,父母,岳父岳母),可是寒门出生的我们,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已经把六个口袋掏光了。
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说中年人的难,中年人当你每天睁开眼的时候,周围都是依靠你的人,而你却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
寒门子弟更甚。
富家子弟,父母的老年生活,至少经济上是没问题的。还可以请保姆照顾。可是寒门的我们,除了负担下有小,还有上有老。
曾经,叔叔问正在读初中的姑姑,你如果能考得上高中,我们就把这头猪卖了,如果你考不上,你就不读书了,我们可以吃猪肉。姑姑犹豫后就没有再读书了。
农村人的学业有时候没有吃一顿猪肉重要。
如果能排除万难,把寒门子弟送到大学门槛,那么这家的父母都可以给自己立一个丰碑了,特别是把农家女子送进大学,那简直就是楷模。
在农村里,你没有感觉到差异,不会有落差,会觉得自己很幸福。这也是很多人在农村待着幸福指数很高的原因。
但凡你走出了农村来到城市,看到了贫富差距,发现农家子弟真的难。
我们在读书时期已经掏空了六个口袋,在买房的时候,就不会去奢望父母能助一点力,不必去为难他们,对于他们,已经很难了。
寒门子弟,能做的,只能自己叼一点泥便垒一点巢,付出的艰辛自然是更多的。
唯一能奢望的,就是,孩子在我们的肩膀上,不再那么难。
可是,再难的寒门子弟,如果通过自己的这些年努力以及忍辱负重,能跟他们坐在一起喝咖啡,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好在,多年的艰辛早已磨练了吃苦的精神,所以尚且还有翻身之力。
再坎坷的路,寒门出生的贵子,咬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