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绿色通道”帮助困难群众
3月28日,家住浦东大道某小区的许先生拨打求助:父亲当天上午在杨浦区家中去世,悲痛万分的他希望赶快去杨浦见父亲最后一面。罗山新村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立刻向指挥中心汇报,同时让民警吕智邦做好随时出发接送的准备。经相关部门协调同意,民警来到许先生小区门口,许先生当场哽咽。民警一边安慰许先生,一边赶往浦西。在与杨浦警方及医务人员交接后,一次特殊的接送任务完成,民警回到派出所继续参与防疫工作。
同一天下午,浦东公安分局南码头路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求助:老人前不久刚做好心脏手术,近期一直需要吃恢复性药物。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出过门,药物也吃完了,医院配药。民警李忠明是小区的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李女士。原来,老人所需药物已由浦西的亲戚帮忙配好,但李女士无法前往去取药。
李忠明听闻后主动医院帮忙取药。经同意后,李忠明迅速行动,最终将所需药物送至李女士手中。
用温情架起“跨江桥梁”
随着上海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通告的发出,浦江两岸隔江相望,但是仍有些性命攸关的事需要穿越浦江两岸,浦东警方用温情架起桥梁。
“请帮帮我们!”近日,浦东公安分局金桥派出所接报了一起特殊的警情。报警人夏女士带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乘坐医院进行常规透析,想要返回浦东自己家时遇到了困难,一时没有车辆可以把他们送回浦东,无奈之下只能报警求助。
值班长黄添天立即电话联系了解详情,原来夏女士的父亲因为尿毒症,每周要做三次血透透析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由于她的老公是海员,一年到头基本都飘在海上,母亲又是无法自理的瘫痪状态,家里还有一个才上五年级的女儿,全家里里外外全靠夏女士照顾。电话里夏女士声音哽咽,非常焦急。隔着电话,黄添天也能感受到她的无助。
获得上级批准后,值班民警孙郅斐穿戴好防护服,驱车前往浦西接回夏女士及其父亲。16时,夏女士及其父亲顺利抵达居住小区,孙郅斐一路帮忙将其父亲搀扶到家,临别时夏女士激动不已,感谢民警为其架起的这座桥梁。
警车变成送菜车紧急配送保障辖区供应
民警们要在一天之内送达指定的地方,确保20吨蔬菜到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陆明经过与街道联系,在明确了每个居委的具体配送数量后,在保障日常警务工作运转的情况下,紧急调配了4辆警用皮卡进行运输,并给参与任务的民警分配好需要配送的具体居委和蔬菜数量。民警负责将保供蔬菜送抵居委,后续由各个居委自行安排配送到居民家里。
“大家对照好自己清单上的数量,可别遗漏了。”在临时堆放蔬菜的空地上,全副武装的陆明和其他民警一起将这些保供蔬菜搬上警用皮卡,随后立即分头出发赶赴各个居委。
“你们看看数量对了吗,没问题我就去下一个地方了。”在雅华公寓门口,陆明帮助凌高居委的工作人员将蔬菜从警用皮卡上搬下,并在对方确认数量无误后,顾不得休息片刻,立即坐上警车赶往下一个点位。至中午12时许,这些保供蔬菜也只是配送了一半,想到还有更多的居民等着这些物资到位,许多民警匆忙吃了几口饭后,继续驾车踏上转运的征程。
当日19时许,20吨蔬菜终于全部配送完毕,成功送抵洋泾街道所有居委。抗疫关键时刻,警车变送菜车,浦东警方争分夺秒为居民配送物资,为落实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注入了坚实力量。
全力保障第二次核酸筛查
3月30日,上海第一批封控区域开展第二次核酸筛查。浦东警方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积极维护核酸检测采样点的现场秩序,协助样本转运等,确保封控区域第二次核酸筛查顺利完成。
浦东陆家嘴区域有人员集中的商务楼宇,也有人员分散的沿街商铺,为减少人员流动,确保做到所有人员应采尽采,除了设立17个固定核酸检测采样点之外,还增加了一个流动检测采集点。
浦东公安分局陆家嘴治安派出所副所长夏志松就负责跟着流动采集点一起“转战”辖区各个点位。“这是第6个了,大家抓紧时间。”随着流动采集点到达预定点位,驾车跟随的夏志松也立即停好警车,带着民警一起帮助工作人员设立警戒带,快速形成排队通道。流动采集点上的医务工作人员也迅速下车,熟练地准备好试管和工具,调试好设备。
此时得到通知的居民已经陆续赶来,在民警和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排好队伍,医务人员开始采样。待检测完毕后,样本就由专人直接转送至指定地点,而夏志松驾车则跟着消毒后的流动采集车再次前往下一个点位。
与此同时,梅园新村派出所已经全员出动,部分民警负责街面巡逻,部分民警深入辖区内的24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位,维持现场秩序。“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好两米间距。”现场民警一遍遍地呼喊,只为引导居民保持两米间距、做好防护措施,保障所有居民顺利安全地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其中,个别居民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无法出门到固定核酸检测采样点,民警当即根据方案穿戴好防护服,配合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采集,确保做到辖区所有居民应采尽采。
高东派出所辖区下的沙港村、珊黄村已经大部分拆迁,留下的村民零散分布在村里,社区民警汪自银、徐亚松配合村委干部,采取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