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翔、陈梓萱设计
小宇宙监制
陈梓萱
凛冬将至。
上海,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始终处于阴霾之下。
上海杨浦区长阳路上的爱驰汽车办公中心,人们一如既往一样忙碌。小董(化名)已经开始收拾行囊,他即将离开这个他工作了两年多的企业,尽管有一些唏嘘和不舍,但这一别,却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爱驰汽车,这个曾经“为爱驰行”的中国电动车制造企业,刚刚推出自己的最新车型,爱驰U6,愈来愈冷的空气里,他们复苏的速度略显缓慢,甚至有些气喘吁吁,停滞不前。
“这中国电动汽车的下半场,我们还等不等得到?”这是爱驰一位中层以及小董在与我们交流时的慨叹之问,却道出了些许无奈。▌谁是昙花一现谁能基业长青
公里外的北京,寒意更重。
北京亚运村的爱驰汽车体验店,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撤店工作,令爱驰汽车北方大区负责人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他们在撤店之时,还有几台新车,尚未出售。刚刚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一些难解之题。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有文化标识,有风格,有核心竞争力,也有定位。混乱而混沌的年代里,有人平步青云,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则坚硬如石,任凭多么强大的潮水,宁可被冲刷成沙,也不愿意被磨平棱角。
在潮流还没有到来,或者褪去之前,没有人知道谁才是那个最终胜出的,更不会有人知道,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哪一个可以昙花一现,哪一个可以基业长青。年10月13日,爱驰U6正式上市。这个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全新年轻派车型,把淡出了很久的爱驰汽车,又重新拉回了人们视线。
有人讲,汽车行业的变革时代,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则将是下半场。爱驰汽车所忧虑的下半场并非在智能化,而是非常简单意义的关于时间的下半场。动荡的局面始终陪伴着爱驰,但顽强的它,也依然还在。年对于爱驰汽车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个发展过程颇为跌宕的电动汽车企业,仍然在坚持。尽管很多我们熟悉的爱驰汽车的创始团队成员,已经隐退,但爱驰U6的上市,还是最大声响地喊出了爱驰汽车仍在的潜台词。越是了解爱驰汽车运营状况的人,越会清楚,每走向前一步,是多么地不容易。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4年前。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元年”,在那一年前后,曾出现了超过5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到目前大半已经隐没于历史之中。一时间风起云涌,鱼龙混杂的江湖中,各方角色粉墨登场,4年的时间,刺刀见红的、乱象频出的市场竞争,留下了太多废墟和空中楼阁。
即便是如爱驰汽车一般,抓住时代红利的,踩上发展风口的企业,也会因为时运和异化的生存空间等多方面因素,难以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正是在这样的注目下,四年以后的今天,爱驰汽车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生而逢时付强想要造一款好车
爱驰汽车瞩目的原因大概来自它的天生不凡。
年开始独立发展的爱驰汽车,缘起于腾讯、富士康以及和谐汽车的联合造车项目。项目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并且最终一分为二,其一便是爱驰汽车,另一家是FMC为前身的拜腾汽车。
爱驰汽车独立发展时拥有豪华的高管团队,包括付强、谷峰等这些在汽车圈响当当的名字都在其中,因此爱驰汽车也被看作是传统车企高管造车的代表,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正牌军”。创始高管团队的科班出身,加上发展初期坚持走“自建工厂+造车资质”的重资产路线,爱驰汽车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