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源崇岳禅师(——),名崇岳、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自幼卓荦不凡”二十三岁时厌尘弃家,到大明寺受五戒做居士。后来以“白衣”身份外出参访,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宗杲禅师于径山。一日,听到宗杲上堂说法时,赞叹应庵昙华禅师得临济正传“为人快捷方式”,便于当天晚上离开径山,星夜兼程,迫不及待地前往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参谒应庵昙华禅师。
在应庵昙华禅师座下,崇岳用功精勤,朝夕参究赵州祖师“狗子无佛性”话头。一天深夜,他仿佛恍然有省,于是便来到应庵禅师那里参问。
应庵禅师问:“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汝作么生?”崇岳道:“钝置和尚。”应庵禅师于是厉声一喝。崇岳当下豁然,便礼拜。应庵禅师一见,大喜,认为他是个法器,遂劝他落发正式出家。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崇岳正式剃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参江浙禅门耆宿,但是很少遇到机缘相契者。他后来到福州鼓山礼谒木庵永禅师,但是他在那里可能也感到不投缘,所以没有住多久,便想辞行去他方请益。庵永禅师特地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公案来诘问他,崇岳禅师回答道:“破裂。”庵永禅师一听,便叹道:“琅邪道好一堆烂柴聻!”崇岳禅师又道:“矢上加尖。”庵永禅师遂道:“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崇岳禅师于是辩解道:“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无奈之下,庵永禅师只好举手道:“明明向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
第二年,崇岳禅师来到衢州西山干明寺参谒密庵咸杰禅师。崇岳禅师初与咸杰禅师相见,皆能应对如流,可是咸杰禅师只是微笑而已,未置可否,随口说:“黄杨禅尔”。崇岳禅师这时心里开始变得不踏实起来,为了契入究竟之旨,他倍加精勤用功,以至于废寝忘食。咸杰禅师后移居蒋山太平兴国寺、无锡华藏寺、临安径山寺等道场,崇岳禅师皆侍而从之。一日,咸杰禅师为众入室说法,问一僧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当时,崇岳禅师正侍立在旁,一听此语,当下大彻大悟,欣然道:“今日方会木庵和尚道,开口不在舌头上也。”从此以后,“机辩纵横,锋不可触。”密庵咸杰禅师做灵隐寺住持时,请松源崇岳禅师任首座一职。
后来,崇岳禅师先后住持过平江府阳山澄照寺、江阴军(今江苏省江阴市)君山报恩光孝寺、无为军(今安徽省无为县)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等道场。南宋宁宗庆元三年(),受诏住持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法席隆盛一时,得法者甚众。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八月,崇岳禅师示微疾,特垂二语,以勘验后世学人,“有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说完,便作辞世偈云:“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然后,跏趺而逝,春秋七十一岁。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存世。
崇岳禅师圆寂后,门人建塔葬其全身于北高峰之原,大诗人陆游为他的舍利塔撰写了铭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