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我国华东地区,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是我国少有几个世界级别的繁华大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南京路、外滩等景点在旅游业中赫赫有名,但绝大多数的景点的历史却不是很悠久,源于上海开埠的时间不是很长,从年算起,只有不到年的历史。
上海开埠以后,大量外国资金进入上海,开店办厂好不繁忙,尤其是城市建设,更是从未停止过,到上世纪初期,达到顶峰,距今上海存留的老街老建筑,大多都是那个时期兴建的,比如杨树浦区临青路和杭州路一带的老房子。
临青路是上海众多街道中低调又朴素的街道,处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南部区域,黄浦江北岸,杨浦大桥东侧,距离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比较近,只有不到5公里路程,从同济大学出发,驾车沿着黄兴路、中山北二路一路向东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包括新华路在内临青路片区是一条百年老街区,在光绪32年到民国26年间,租界管理者秉承发展经济,道路先行的策略,修建了临青路、海州路等16条马路,距今多年历史,其中临青路南起杨树浦路,北至长阳路,全长米,最初命名为刚达哈尔路,年改名为临青路至今。
临青路修建好以后,或许是因为濒临黄浦江缘故,水运十分方便,在街道两旁,现代工业蓬勃兴起,外国人的洋行迅速抢占黄浦江地带,修电厂,建纱厂,好不繁忙,先是大康纱厂建造白林寺职员宿舍,接着电力公司建造5栋花园住宅等等,短短十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住宅、工厂两旺的街区。
经过百多年的时代变迁,昔日辉煌的街区早已赶不上时代的潮流,走进如今的临青路,柏油马路两旁,矗立着的多是破旧老建筑,房屋不高,最多为二层砖木结构,也有个别建筑十分低矮,只有一层,屋檐高不过1.5米,好似霍比特人的小木屋,虽然破旧,却有几分可爱。
临青路街区在百多年前是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时至今日,由于街道百多年来没有进行大的改造,早已经成为上海市区中破旧的老街道,不过还好,目前已经进入坼迁改造的对象,未来的临青路街区将高楼林立,走向新生,只是街道中原有的小学,棉纺厂等等都会消失,成为历史记忆,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