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来了三林楔形绿地来了外环内巨幅地

北京中科白癜风崔永玲 http://ask.bdfyy999.com/

年初我们盘点过外环内的巨幅地块,如今部分区域规划已经更新,是时候再次梳理了。

01

上海两次集中土拍,南大一块地都没贡献,宝山到底在等什么?(《通过两次集中土拍,或许可以看清楼市未来》)

直至上周日,南大一口气签约了52个重大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地位——下次土拍是不是舍得拿出土地了?

这52个项目基本是科技型企业,以行云集团、妃鱼、蓝晶科技、先导科技为首。

同时入住的还有上海科创投、军民融合基金、上海国际创投、深创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安永、毕马威等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联盟机构。

总投资约亿元,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北上海尤其是宝山、普陀两区产业过于薄弱,宝山仍然以黑色金属加工为主,普陀则基本是产业荒漠。

而且南大是外环内为数不多的可供整体开发地块,面积高达.80公顷,充满着想象力。

其实这片区域年就开始规划,当时被称为祁连敏感区W-1单元,原定10年内开发完毕。

然而10年内只拍出了两个住宅地块,分别是保利熙悦和招商中环华府。

年这里被定位上海五大重点转型区域之一,开启了科技时代。

于是交由临港集团统一开发,命名为南大智慧城。

巧合的是一街之隔的桃浦地区被命名为桃浦智创城,一字之差,定位高度重合。

按照目前行动速度,南大似乎走在了前面。

南大已经有17个项目开工,“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和“南大科创人才社区”正式揭牌,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已经落户。

而且南大控详规划调整后已经非常详尽,明显走的是区域商圈中心的路线。

十几栋超过百米的办公楼构筑天际线,两个世纪公园环绕,40多万方现代化商业,全新的道路、全新的小区。

宝山哪里还找得到这样的区域?

其实中外环间的几幅空地,好像只有南大在认认真真走产业路线。

02

前面提到过桃浦与南大定位高度重合,不过运气却差得多。

桃浦不是一个新片区,原先就有产业基础,不过定位改来改去。

后来随大流开始打造科技转型,年改名为桃浦智创城,不过真如又来抢饭吃。

真如原先定位极高,与徐家汇一道是首批副中心。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在李嘉诚的不懈捂地下蹉跎了十几年。

在产业定位中,商务区/副中心是最高的产业类型,所以张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打造副中心,金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打造副中心。

大家都在往上走,只有真如向下探,因为真如放眼看了一下上海,原先的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

所以真如果断放下身段打造海纳小镇,由副中心走向小镇,不知道当局作何感想。

这一下探,另一个窘境就是与桃浦智创城定位类似,形成窝里斗。

家里攒钱五六年,准备给桃浦娶媳妇,谁知道还没下聘礼,大哥就要拿钱出国留学。

其实宝山也不见得有多好,副中心给的是吴淞,跟南大没关系。

区内产业区一大堆,北郊产业园、新顾城与南大也有定位重合。

不过好在吴淞还没正式启动,其他几个片区地段上与南大没得比。

所以现在宝山的主角就是南大。

而且普陀还有另一个明显劣势:财政收入全市倒数第一。

上面提到的所有规划落地,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财政吃紧就很难推动。

宝钢的税收虽然被市里截流,带动的下游企业却仍旧做出了贡献;普陀除了长风一带,几乎没有规模化的产业分布。

而且普陀又顶着主城区的帽子,民生支出一样都不能少。

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个循环。

03

九星市场最近很热,这里的住宅项目融信世纪古美火遍上海。

当然“古美”两个字只是蹭一下热点,这里不算古美,行政上不属于“古美街道”,生活上也与古美核心有相当隔阂。

九星市场原来是家居建材集散中心,西南部全面城市化之后就显得破旧、落后,被称为“毒瘤”。

年后整体拆迁,规划了新的家居市场,以及住宅、学校等等。

总体而言,外环内家居市场这样的商业并不算利好因素,反而导致城市功能割裂。

所以这个地块的改造对当地带动作用有限,只是一定程度改善了城市界面。

近期三林楔形绿地走上热搜是有土地转让: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4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