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750名额分配比例猛增,黄浦躺赢

魔都有一个区,好学校多,考生人数少,升学压力小,以众多主打素质教育的公办学校为主力军,却同样拥有着不错的好成绩。

黄浦区,行政区域面积和人口体量,是全上海16个区域中最小的,参加中考的人数也排名靠后。

在合并了卢湾和南市后的黄浦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高中15所,其中市重点高中7所,占比46.7%,区重点高中4所,占比26.7%。

也就是说,在黄浦区,只要你考上高中,就有四分之三的可能性进区重点以上,有近二分之一的可能性进市重点,所以每年有不少“中考移民”会选择黄浦。

在中考新政改革后,16区的市重点的生源会更倾向于本区,所以黄浦区会更有优势,公办学校的家长可以多注意名额分配的各种政策动向,提高让孩子进入市重点的机率。

黄浦区高中盘点

我们先来看看黄浦区的教育资源,先看高中:民办学校较少,而优质的高中大多属于公办。

其中格致、大同属于经常听到的“四校八大”中,“八大”队列。

这是黄浦区年高中复交综评成绩:

这是黄浦区市重点高中一本录取率:

若是跟区内高中相比,例如:同是重点高中,大同和格致的一本率达到80%以上,而光明的一本率只有30%左右,这个数据还不如外区的一些区重点。

总的来说,黄浦区的高中教育资源水平中等偏上。

黄浦区初中盘点

黄浦市重点高中的自招生源有不少都来自于公办初中。

格致中学自招生源主要来自格致初级中学;大同中学的第一大自招生源来自民办立达,第二大自招生源来自大同初级中学。

虽说高中的教学资源很重要,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中考才是沪上考生的分水岭。

因为年大部分学校的预录取成绩未公布,我们拿了20年的数据给大家作参考:

1、通过去年四校八大的预录情况,可以看出黄浦区内的初中教育排名:

第一梯队:大同初级中学、格致初级中学、明珠中学(民办)、永昌中学(民办)、立达中学(民办)、卢湾中学。

第二梯队:上外附属大境初级中学、向明初级中学、市十中学、敬业初级中学等。

排名前十的初中大部分都是公办。

2、除此之外,黄浦区的双学区较多,一二梯队小学对口的初中都还不错,相对来说家长们的选择不会过于纠结。

黄浦和徐汇、杨浦区这些教育强区却不一样,区别在于:

徐汇和杨浦,市重点高中的大部分生源来自于民办初中,而黄浦的市重点高中大部分生源来自于区内的公办初中。

徐汇和杨浦很多是单学区,也就是家长们看中了小学的优质,但对口初中过于普通,家长不太能接受;而黄浦区双学区较多。

黄浦区小学盘点

新政策下,黄浦区还有这样的优势吗?

新政下黄浦优势还在吗

新政策下,向明和格致奉贤都依照区属市重点来算,也就是以闵行和奉贤招生为主,在黄浦区的平行志愿恐怕没了。

但这两个学校之前在黄浦区投放的平行志愿只有十多个,影响并不算大。

我们再来看看黄浦区几所市重点的新中考分配情况:

以上是依据年数据推算,那么在年的新政下,黄浦区的区内一贯优势会逐渐消失吗?

对黄浦区剩余市重点来说,自招比例减少,更多的名额通过分配的方式招生,区内名额(到本区+到校)是比之前更多了。

分到外区的名额可以换回一部分优质高中的生源,从整体上来看,优质高中的名额是增加的,反而是新政的第三大利好区。

也有家长说,黄浦区考进市重很容易,但问题是这些市重点成才率真不高,能进清北复交又没几个,区内最好的大同在八大内也不算拔尖,综评成绩还不如郊区的曹二、奉贤、松二。

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9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