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孙云)“我孙子有哮喘,长期和我儿子挤住在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潮湿老旧阁楼里,医生说他的病治不好。盼了几十年,我们3月7日就要搬家了,实在太好了!”“我父亲今年98岁,好不容易赶上旧改可以买新房,可我们始终租不到过渡房,幸亏征收事务所和街道干部四处联系,昨天下午终于找到一处出租房,我们马上就可以搬家,拿到安置款去买房了!”……
昨晚12时,年上海首个进入“二次征询”阶段的旧改项目——杨浦区定海路街道街坊基地传来好消息,“二次征询”启动正式签约首日即签约98.85%,创杨浦旧改同类征收基地首日签约率新纪录。街坊的产(证)居民们兴奋地告诉记者,从今天起就将陆续告别爬阁楼、倒马桶的日子,搬入新家过上崭新生活!
图说:上海今年首个旧改“二次征询”项目签约率创杨浦记录。杨浦旧改办供图
街坊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岁高龄。旧里房屋密度极大,三代人挤在10余平方米面积中蜗居的情况十分普遍。在旧改启动之初,居民纷纷对街道干部倾诉他们的热盼。有大龄男居民说,之前带女朋友回家,刚走到弄堂口,女友就转过身“拜拜”了,也正因此,居民中的单身比例相当高。近年来,房屋更加老化,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仍住在旧里的都是经济条件较差的。
去年12月开始,街坊启动旧改征收程序,坚持阳光透明,结果全公开。为化解矛盾、特别是较突出的安置款家庭内部分配矛盾,每天都有约20人次的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等,推动征收顺利进行。
工作人员还坚持“五加二,九到九”工作时间,不厌其烦上门向居民解释政策、分析利弊。街坊里,一名残疾人本来心理价位很高,扬言不得到一套杨浦区的两室一厅,就要做钉子户。适逢他生病住院,工作人员医院,最多的时候一天登门三次,详细解释征收政策公平透明,解开了他的心结。10天前,他终于在病床上签约同意,选择货币安置,并打算用安置款在本街道买一套约50平方米的两室户公房,9平方米的蜗居日子一去不复返!
图二为居民自发庆祝今起陆续住新家。杨浦旧改办供图
昨晚7时,“二次征询”签约率第一次张榜公布时,签约率为98.28%,尚余15户人家未签约。由于奖励政策截至昨晚12时,逾时一分钟,安置款就要减少20万元,所以工作人员一直忙碌到深夜,“不抛弃,不放弃”,继续挨家挨户做工作,确保能签约的一户也不漏。昨晚8时、9时、10时……签约数一直在不断上升。昨晚12时,签约率最终达到98.85%,产(证)居民中,未签约的仅余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