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区融合打造三个高地杨浦

筹办首届夜间文旅消费节、第六届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促进消费能级提升;着力建设国定支路“睦邻街区”社区生活圈示范点,让居民生活内容多姿多彩,生活品质节节攀升;打造青年学子的校外“自习室”,年轻创客的创业“微空间”,焕新街区面貌……

在近日召开的五角场街道第六届第一次社区代表会议上,五角场街道明确了今年的主要工作,将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新形态、社会治理新走向、民生需求新问题,紧紧围绕“商圈发展更聚焦、民生品质再提高、社会治理显成效、城区环境展新貌、党建引领比赶超”工作主线,持续深化“五区融合”,加快打造“三个高地”,不断开创五角场区域发展新局面。

如何推动社区有机更新,打造有秩序、有气质、有品位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五角场街道将在优化市容环境、焕新街区面貌、提升宜居品质三大方面下功夫,来加快社区更新强品质。

在优化市容环境方面,将加快推进硬件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巩固上海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道成果。同时加强对辖区无主道路的管理,依托线上线下“人工+数字”管理模式,实现对区域无主道路的巡查和治理,补齐无主道路管理短板。

在焕新街区面貌方面,街道将推动国定支路“睦邻街区”改造升级,打造青年学子的校外“自习室”,年轻创客的创业“微空间”,面向大众的党群服务站,持续盘活释放大学周边“黄金一公里”的载体资源。此外,持续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实施口袋公园、转角绿地、健身步道改造等,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并推进高校周边背街小巷综合提升,配合大创智生态绿轴建设,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活力街区。

在提升宜居品质方面,则将启动“小区环境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逐年申报、创新示范、三年打造”的计划,将年定义为“小区环境品质提升年”。

如何用数字化为城市治理赋能?

五角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年,五角场街道将主动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夯实数字治理底座,形成五角场街道数据主题库,实现数据的跨层级交换与互通,鲜活展现街道城市生命体征。

一方面做实应用场景,稳步推动大学路数字街区建设,探索车辆数字管理、大学路客流量监控系统开发应用,积极打造大创智-五角场数字化转型新地标;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救助系统+专业社区救助顾问+多元社会救助平台,加快构建“1+1+X”大救助体系,来着力提升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彰显人民城市的治理活力,探索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五角场样本。

城市空间是美好生活的载体。近年来,上海各区建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扩大覆盖面,丰富的功能吸引着附近居民频繁“打卡”。

今年,五角场街道也将着力建设国定支路“睦邻街区”社区生活圈示范点,通过加快实施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功能升级,来释放更多共享空间,覆盖更广人群。如,以五角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以四平路、国权路片区及国定支路片区为支撑,嵌入体育健身、儿童友好、社区养老等多项便民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增设便民休闲设施,打造舒适宜人、慢行友好的社区环境,初步形成“一核两翼”的社区生活圈格局。

五角场作为上海的城市副中心之一,每天人流、车辆川流不息,已形成了一个“消费热力圈层”。去年,还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五角场商圈入选“全市十个最受欢迎消费地标”,大学路入选“全市五个最受欢迎夜食好去处”。

五角场商圈的发展也是杨浦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9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