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十大最经典最美的器型

中国瓷器,器型千变万化,达数百种之多,他们以自身独特的形态诠释中式之美。

瓷器器型如女子的身材一般,以接近完美的曲线,打动人心。

今天,小生特整理出了10件最为经典的瓷器器型,也可以说是“最美的10件器型”,以供广大瓷器藏家赏鉴。

梅瓶

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钧釉天青釉红斑梅瓶

金代河北省保定市信托公司收购

河北博物院藏

玉壶春瓶

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清乾隆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藏

蒜头瓶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

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明万历五彩鱼藻纹蒜头瓶

胆式瓶

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

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

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雍正仿汝釉胆式瓶

北京故宫藏

宝月瓶

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

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如意耳扁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粉彩花鸟纹抱月瓶

高29.3厘米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摇铃尊

是清康熙年间的流行器式。其特点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弧形或筒式腹,浅圈足,平底,形似带把的摇铃而得名,以青花釉里红制品为多。

由于此类器型罕见,存世量稀少,历来身价不菲,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