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解放日报百家号」
11月25日(0-24时)
上海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
今天上午
上海公布最新排查进展
▽
截至11月26日8时,累计排查11月25日本市确诊的3例本土病例在沪密切接触者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在沪筛查人员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采集环境样本份,其中29份样本(均为一病例临时居住地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疫情再起
上海三个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医院暂停门急诊服务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进行封闭管理
……
又是不眠夜,大家还好吗?
中风险小区
香樟苑小区和香梅花园一期小区
封闭后为何“静悄悄”?
11月25日,浦东新区三林镇海阳路弄香樟苑小区和浦花木街道锦绣路弄香梅花园一期小区,同时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开始进行为期14天的封闭式管理。
封闭小区“静悄悄”的,这是这次突发疫情中,许多人普遍的感受。
香樟苑小区,警戒线合围着大门口,对面的店铺却依旧照常营业。记者停车的水果店前,不时有人来称两斤当季的橘子。老板说,大家都很平静,生意一如往常。
沿途的交通也并未受此影响。香梅花园一期小区马路对面,是二期小区。时有居民进出,快递和外卖小哥也里里外外忙碌着。
一位给香梅花园一期送快递的小哥正在路旁分拣快递,他告诉记者,当晚共有多个件要送进小区。虽然人进不去,但小区门口早已预留好快递架,他只要按照门牌号摆放整齐,里面的志愿者自然会把快递及时送至业主手中。
抗击疫情,最离不开每个市民的理解和配合。在两个小区门口,记者还听到了一些有趣的,却也温暖的声音。有一位年轻家长,带着一沓书走过来,她说儿子有小伙伴住在小区里,她是特地来送作业的。还有一位爷叔,带了几条烟递进去,是给他的老伙伴的,“有这几条烟,他肯定过得开心”。
未来几天,小区里免不了会出现一些“个别情况”,但有这些训练有素的工作队伍、通情达理的居民百姓,14天,并不会太漫长。
西郊锦庐小区
业主群里接龙、社区派专车将上学孩子接回家
11月25日,根据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西郊锦庐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接受封闭式管理不要紧,可我们刚刚把孩子送去学校,我们出不去了,孩子谁来接?”11月25日上午9点,青浦区赵巷镇业文路弄西郊锦庐小区的业主群里炸开了锅。
西郊锦庐小区附近就是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两地相距仅数百米,此外青浦平和双语学校、赵巷镇上的几家幼儿园也都在小区附近,小区周边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正因如此,小区人气很旺,还有不少家庭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专门在小区里租借了房子。今天刚送完孩子回家,小区就要封闭,大家感到有些不方便。”69岁的沈永龙告诉记者。沈永龙家住业文路弄号,11月25日一大早,他刚把自己读小学4年级的孙女送去了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
怎么办?“我们马上启动了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组织人员力量,将孩子们从各个学校接回。”青浦区赵巷镇佳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盛毅告诉记者。
一方面,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号召小区业主动员亲朋好友将孩子接回;如一时找不到熟人帮忙的,也可在小区业主群里“接龙”——有接孩子意愿的业主,可将孩子的姓名、班级、学校、班主任联系方式等信息发在群里,镇里会让城运中心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等专人驾专车去相应学校接孩子。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业主家的孩子们被陆陆续续从各个学校接回。
接孩子只是西郊锦庐小区防疫工作的一个缩影。盛毅告诉记者,从11月25日凌晨得知消息时起,社区干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火速启动防疫物资调运等工作。“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自发报名的志愿者组建了各种专项工作小组,有物资运送组、扫楼组、宣传组、电话联络组等,相关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11月25日22点,西郊锦庐小区已封闭超过12小时。深夜气温骤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们、身披马甲的志愿者们还在小区内忙碌。
医院
上海市卫健委:
网传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属造谣
今天上海多家医疗机构暂时关闭门急诊服务,配合排查,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同时表示,针对网上传播所谓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的传言纯属造谣。
邬惊雷说,医院虽然按要求临时闭环管控,但仍要正常做好院内住院患者的诊疗服务工作。医医院服务,医院力量来保持正常医疗服务。
邬惊雷强调,根据国家和上海有关防疫要求,对相关人员、相关场所和环境进行筛查是非常必要的,恳请广大市民能够积极配合防控人员开展流调排查和采样检测工作,不要焦虑,也不要信谣、传谣。
上海医院暂停门急诊后
诊疗这样“接力”……
上海医院门急诊暂停,如何做好诊疗“接力棒”、满足市民在特殊时期的就诊需求?医院、医院获悉:华山总院增派人手、开足科室;处于闭环中的医院则所有科室均开设互联网问诊,帮助病家沟通病情。
处在静安寺的医院总院,自昨天下午起,前来就诊人数激增。如何“消化“医院因闭环管理带来的患者增量?医院过去十几个小时里动足脑筋。医院紧急加派医护人员前往急诊、核酸检测点支援。急诊医生主动加班、提前上岗,核酸检测窗口全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护理部则根据实际需求,已从浦东院区和病房抽调8位原先接受过培训的应急采样群护士支援总院急诊和核酸采样点。
数据显示:昨晚6点至凌晨0点,华山总院完成核酸采样,到今天到10点半,已完成采样人次。负责人透露,医院核酸日检测最大峰值天可以达到1万到1.2万人次。
昨天深夜,接上级部门协查通知,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要求,医院虹桥院区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及环境筛查,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考虑到多院区管理,医院连夜紧急排摸医生门诊出停诊情况:因配合防控无法出诊的,协调同科室医生补充门诊力量,同时做好患者解释、沟通工作,如协商可否接受同科室专家接诊、可否由专家门诊转为普通门诊就诊、可否改约其他时间就诊等。至于部分检查无法开展的患者,逐个电话沟通,妥善办好就诊费用的退补问题。后勤部门同时严格落实院感防控要求,医院环境的消毒、保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为进一步提升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救治的快速响应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华山总院历时三个多月改造,新急诊医学中心于上月正式投入使用,从发热预检到核酸采样,再到就诊和进入病房,在满足核酸检测需求之时,方便将全部分流急诊患者,满足就诊需求。
最新消息:截至今天上午11:30,医院虹桥院区已完成核酸检测人,已出结果人,均为阴性。今天院区病房、手术室工作在闭环管理状态下有序进行。医生护士今早例行查房时加强与患者沟通解释,计划今日出院病人暂缓。今天手术共计88台。
记者同时获悉,正处在闭环管理的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一早所有科室均开设互联网线上问诊,医院王牌科室心内科团队位专家连续三日(26-29日)在线义诊,义诊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让患者足不出户通病情。
学校
昨夜今晨,复旦江湾大草原的风很冷
但温暖一直都在
11月25日中午,根据上海市、杨浦区两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相关要求,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迅速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
中午,在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前,医护人员开始架设核酸监测点。14:00左右,师生陆续在这里做核酸检测。“他们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看在眼里的复旦学子,秩序井然,无声地给予配合和致敬。
昨夜,歌声在江湾校区响起,一场临时的演唱会开始了。复旦大学校园十大歌手、校合唱团成员等纷纷一展歌喉。20时,校研究生会“小研直播间”在哔哩哔哩平台上演了一场“初心依旧”音乐会,近千位学生在线上观看。
“这可能是个让大家日后难忘的夜晚,我来陪大家聊聊天。”20时30分,法学院副教授熊浩通过腾讯会议与大家在云端相见。21时,校团委学生艺术团在哔哩哔哩平台开启“同舟共济助力江湾”的FM特别直播。
26日凌晨2时,还有人在查看临时安置的教室里,学生们睡得是否安好。2时50分,复旦大学总务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