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在社区杨浦滨江南厂北居的过往

年,几位居住在上海杨浦区的志愿者发现聂家花园正在被拆除,联系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希望能借助基金会的力量把这栋老建筑保留下来。在阮仪三老师的呼吁下,聂家花园主体建筑得以保留,随后志愿者们还自发制作了《杨浦历史建筑:民间版》地图册,拍摄和记录了许多当时未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一晃十年过去,当年地图册上的建筑有20处被新增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或文物保护点(单点建筑居多),3处重建,仍有13处被列入了征收范围(成片建筑居多)。年6月20日,正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刚过不久,由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澎湃新闻·城市漫步联合主办的“南厂北居的杨浦滨江”志愿者座谈和漫步活动在杨树浦救火会旧址开启。本文整理自志愿者张海隽在分享会上的讲述,海隽也是当天漫步的主要带领者,她以过去杨浦滨江的三个“南厂北居”的社区作为线索,带我们感受今日发展背后的变迁。11:04“南厂北居的杨浦滨江”漫步纪实。片末彩蛋:杨浦消防救援站队史馆讲解。视频拍摄:董怿翎沈健文录音:王越洲剪辑、包装:董怿翎字幕:刘懿琛(11:04)我并不是以一个建筑专家的视角,更多地是从一个生活化的视角来看待杨浦。就像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秘书长丁枫在开场白中讲到的,不少上海人,甚至我身边的小伙伴,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可能从来都没来过杨浦。或许人们只知道很漂亮的杨浦滨江,知道那些工业建筑,而我是因为从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就在杨浦生活和工作,所以对杨浦有感情,她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年我和在座的几位志愿者伙伴一起制作的《杨浦历史建筑:民间版》这本地图册中的一些地点,它们在经过了时代的变迁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当时基本上是以整个杨浦的平凉街区为主线,调查范围是从大连路一直到杨浦大桥的这片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国棉九厂旧址周仰摄前两个月我们复盘了一遍。过去十年中,这本地图册上有差不多20处建筑在地图册出版之后被新增为文物保护点,或者被新增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单栋建筑居多,比如杨树浦救火会旧址、杨树浦路巡捕房和警署。有3处建筑重建过,有一些是拆掉之后做了仿古修复,或者像太平报恩寺这样,完全拆掉之后造了一个新的建筑,但它还是变成了文物保护点。这里面也有13处地点已经被拆掉或者处于正在征收的过程中。一部分建筑被留下来了,一部分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消失了。但这些建筑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相辅相成才构成了完整的社区,正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三条主线(三个社区)。第一条主线是聂氏家族和恒丰纱厂,也是我们志愿者小团队从年开始跟踪的。聂家花园由清末上海最后一任道台聂缉椝家族所建,聂家花园当时被拆引起了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5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