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周多轮全员核酸,
岳麓区的封控、管控和防范区,
均未发现新增阳性。
人们的心从紧张到淡定,
相信长沙将平安无恙。
大家预计解控时间就在昨晚,
下午就开始打听确认,
果然在晚上等到了上级通告,
二里半的管控4月9日零时解除,
校园生活回归往常!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为重获自由而庆祝,
为众志成城阻隔了病毒而骄傲,
有人甚至因此决定不睡觉!
我无法熬到凌晨去看拆围挡,
但早起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我决定在晨曦照亮校园时,
去亲近睽别了两周的二里半。
清晨六点,
沐浴更衣毕的我,
在清脆的鸟鸣声中,
在晨曦和路灯交互的光辉中,
怀着激动的心情,
迈着急促的脚步,
走过茶山村,
左拐上了麓山路。
真好啊,
水马移走了,
防控人员撤岗了,
麓山路一眼望不到头,
在浓密的树荫下伸向远方。
在二里半公交车站,
接连三辆巴士停泊又驶离,
竟然让我莫名感动,
生活就应该这样来来往往。
而迎面开来的私家车里,
车主带着驶向新生活的笑意。
老校门口的花墙是我牵挂的,
它不负我望,
一反开学之初的萧索,
变得枝繁叶多,
花骨朵像活力充沛的小孩子,
长成翩翩少年仅需指日。
老校门就像一本经典的书,
又像一幅名画,
任何时候面对,
都有不同凡响的美。
今天我要走进这扇门,
像新生一样重温学府氛围。
往上游村的路上,
洒水车缓缓行进,
环卫工人忙着清扫樟叶,
干干净净的校园,
在工友们日复一日的劳作中,
才呈现于我们眼前。
校办公楼旁的小花园,
杜鹃花开得格外艳,
锦绣堆叠,
簇拥出一个浓郁的春天。
财务处楼前的红继木芳华落尽,
但含笑正展现她迷人的风采,
晨风吹来,
甜香扑鼻,
在这边上班的同事真有福气。
从校办公楼前下阶梯,
花坛那边就是木兰路的最北端,
这条贯通几栋教学楼的路,
曾经是二里半校区的中轴线,
如今也还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
不过此刻只有洒水车关顾。
绿树红墙,
这里的美典雅而端庄。
相比文渊楼的古意,
景德楼够现代,
楼前宽阔的林子和卵石小路,
最招晨曦。
当阳光斜插入林间,
石凳上的读书人就格外光彩。
在景德路上猛一抬头,
目触学生宿舍楼上漂浮的云彩,
校园核心景区名副其实啊
每次走到这里都感觉天空更蓝,
云朵更白。
平日总从正面看忠烈祠的庄重,
今天却从侧面看到了它的精美,
翠柏掩映着歇山顶,
山花祥瑞,
望兽高耸。
从忠烈祠后面拾级而上,
我直奔玫瑰花廊
花廊建好有三年了,
我一直在等花枝覆顶成墙,
不知何故,
篱上的花儿虽艳,
但不如地上的丛栽茁壮。
钻出花廊,
发现旭日把鸡爪槭照得透亮,
连碧绿的小樱果都闪着光,
而旁边的灌木与高树,
绚丽得像水彩画板。
7点不到,
晨练的老人们出来了,
他们相互打着招呼:
今天解控了吧?
解控了!
昨天晚上12点解控的!
声调喜悦,
语气从容。
青山环抱的岳王亭格外壮丽,
而一池碧水又让它平添秀美,
水中锦鲤漫游,
尽享这平静的岁月悠悠。
下坡右转上桂花路,
美丽安静得让人不想挪步,
往前看草木争荣,
往后看桂树葱茏,
到哪里去找这样美好的小路呢?
我只遗憾竟然无人在此晨读。
从桂花路下到腾龙楼前,
一股浓烈的香气沁入心脾,
匆忙间竟想不出是什么花,
不是迎春也不是杜鹃,
莫非此地藏着我不知道的花仙?
布谷鸟的号子响彻云霄,
恍惚间我以为自己置身田园。
依山而建的校园有一点好,
那就是峰回路转一点也不单调,
从腾龙楼下到木兰路,
算是回到了校园的低海拔地带。
这里烟火气明显更足,
食堂里飘出早餐的香味,
陆续有师生来用餐,
虽然刚解控桌椅摆放还没复原,
但美食刷卡可得,
也是得益于很多人的奉献,
不能不感恩。
往东回到麓山路,
发现地铁也恢复了,
二里半不再是孤岛,
它重新和城市一起脉动。
走过五舍广场,
看到飘扬的国旗,
心为之悸动。
正是在这面旗帜的凝聚下,
师大人才不迟疑不懈怠,
努力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方花样的校园,
是全体师生一起守护的,
这面鲜红的旗帜,
更将团结我们直面未来的困难。
继续往回走,
来到世承广场,
校训石静卧在广场上,
仁爱精勤四个字熠熠生辉,
感觉它们因这场胜利更加饱满。
再回到校门边的花墙,
月季在艳阳下越发灿烂,
叶透明,花招展,
驱散了疫霾的二里半,
格外芬芳。
七点半,
我回到了出发点,
国家大学科技城的标志前,
已是车来车往。
又开始拥挤了,
却是我喜欢的模样。
昨晚通告防控解除的那篇文章,
在朋友圈里引起了诸多反响,
都说长沙是抗疫优等生,
连续十二年的幸福城市,
名不虚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