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足迹重回红色地标,追溯红色

刘军连医术怎么样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89899.html

来源

都市现场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删除来源必究

《理想照耀中国》“双”系列融媒报道,聚焦全国个红色地标,推出“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系列报道,重回红色地标,追溯红色之源。

百年北大红楼:孕育红色理想

北大红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北大老校舍之一。年红楼建成后,北大图书馆迁入红楼一层,时任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开始注意收集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书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著作。红楼一层西侧的北大图书馆第二阅览室,曾经坐在这张办公桌前的正是毛泽东。

北大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留下了一批知识分子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足迹。

李大钊故居:传播革命火种记录先烈足迹

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年春至年1月,李大钊租住在此。西厢房是李大钊同志的书房,在这居住的四年时间,他一共写了50余万字,多篇文章。此外,这里还是当年有志青年聚会的地方,见证了党的很多重要历史时刻。它对面的东厢房,也就是客房,则成为当时很多有志青年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起点。

李大钊孙女李乐群:他的这些教育,都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就说这个琴吧,教他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

从最开始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创建中国共产党,再到后来的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李大钊先生为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百倍的努力。如今,这里已成为李大钊先生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呕心沥血的历史见证,供后人缅怀。

上海:《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是一栋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旧居。年春,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的柴房,苦译《共产党宣言》。奋笔疾书的陈望道,曾将墨水误作为红糖,蘸着吃下了母亲的粽子。这则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故事,名叫“真理的味道”。

年,陈望道带着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来到上海,信仰的星星之火从上海逐渐扩散到全国。《共产党宣言》不仅在中国建党时期有重要影响,而且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都是在宣言的指引下,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天津:张大雷:传承信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上,张太雷的塑像静静矗立。百年前,家境清寒的张太雷考入北洋大学,大量翻译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关文献,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张曾(zeng)让”改为“张太雷”。

天津大学团委书记管虹:之所以使用这样的名字,实际上张太雷说,“我要化作一声惊雷震碎旧世界”,实际上也表明了他从事革命的决心。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与李大钊一起参与到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中,并成为天津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凯峰:临终前他对身边的战友说,一定要跟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我们在校内总是不忘提醒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敢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8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