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街坊房屋征收意愿同意率已达96%孙云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孙云)昨天中午,在飞虹路上的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街坊基地公共部位的墙壁上,一块醒目的进度表张贴出来:“截至2月22日,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街坊房屋征收意愿同意率已达96%。”居民们三三两两聚在公示牌前,讨论着不知将来会搬去哪里、什么时候会进入下一步程序、什么时候能正式搬家。杨浦区旧改办工作人员在现场告诉记者,年,杨浦区加快旧改步伐,与上海市地产集团合作推进旧改新模式,全年将完成旧改户,同比大增四成。昨天,街坊房屋征收意愿“一次征询”顺利通过,拉开了今年杨浦区旧改工作帷幕,也创造了全区旧改意愿征询最快记录。
街坊基地东至许昌路、南至飞虹路、西至飞虹路弄、北至辽源西路,房屋大多数是上世纪50年代周边工厂筹建的职工住房,少数历史更早的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几乎都是两层楼房屋,目前居住着约名居民,其中,55岁以上的占一大半。
走进宽约一米多的狭窄弄堂,从外观就能看出来这里居住环境简陋,二楼人家的晾衣杆已经伸到了对面人家的窗口。辽新居委党总支书记张丽说,这些房屋已严重老旧,墙壁渗水、开裂随处可见,隔音极差,二楼人家上厕所,楼下邻居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屋内都是厨卫合用,只有底楼居民有条件改造抽水马桶,二楼的居民至今还过着每天倒马桶的生活,化粪池周围的粪水随处可见。
正是因为居住环境简陋,居民婚嫁也成了问题,张丽在居委工作两年多以来,从来没在这里见过婚车。几天前,一位老太在弄堂里见到她,着急地上前打听旧改政策。这户人家两代人挤住在40㎡的小屋里,两个近50岁的儿子至今都讨不到老婆。居民们迫切盼着动迁,一位60余岁的阿姨曾向张丽诉苦说,当年她嫁到这里的时候就盼着动迁,没想到自己的女儿都嫁出去了,这里还没动迁。
图说:居民正在咨询征收细节孙云摄
在去年的大调研中,居委干部再次收集民意并反映了居民强烈的旧改愿望。今年,街坊被选为杨浦区全年旧改的第一站,就是对民意的积极呼应。
春节后,杨浦区旧改办及征收实施单位的工作人员开始进驻基地,挨家进户开展前期调查摸底并收集材料。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广大居民,辽新居委会建立的“辽新一家亲”工作群成为居民们纷纷自发置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