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bull赏瓷bull学书0

余修习历史、文物,喜捉笔为文;好读书,尤倾心于古今文史,常读子史诗赋;曾习书法、篆刻,于今未敢忘怀。爱北京,常流连于旧京胡同、宅园,访名人故地,寻历史遗迹,尝京城名点、小吃;听国剧,赏昆曲,余韵悠悠。好游玩,以壮见闻。长年于博物馆从事文物研究与鉴定,尤重古陶瓷与书画,广览古近名家真迹,受益良多。

瓷器是中国对世界的奉献,从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到东汉晚期青瓷的烧成,开启了中国的瓷器之路;晋、唐名窑初起,举凡越、婺、德清、邢、定、耀州、岳州、长沙,不一而足;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窑名闻天下,又有湖田、磁州、龙泉、建、吉州民窑并起;元、明、清景德镇窑异军突起,御窑厂、御器厂独揽窑务,青花、釉里红、祭红、祭蓝、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名品辈出,异彩纷呈。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从诗三百而古诗、而唐诗、宋词、元曲,名家名作流芳百世,其中吟咏陶瓷之作不在少数,以文人之笔咏赞陶瓷名品,让我们在赏鉴陶瓷实物的同时更能领略古人的风雅与审美。近来搜集古人吟咏陶瓷诗词曲赋,以诗说瓷,以瓷证诗。笔者将这些古人吟咏陶瓷的诗词名作书之笔端,让您在读诗、赏瓷的同时,感悟中国书法的魅力与精神。

诗里有书,书中涉瓷,瓷亦成诗,诗书共韵。

维摩诘经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古人作诗,既要掌握诗韵与格律,更要功夫在诗外,此为作诗之不二法门;赏瓷鉴陶,先要了解陶瓷各代之基本特点与工艺,也要明了文学、艺术、技术等瓷外功夫,此为赏瓷之不二法门;临帖学书,历览古今名家名作,临池不辍,笔不离手是为至要,而诗词文赋、琴棋花香等书外功夫,亦须习学,此为书法之不二法门。

龙霄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