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杨浦区纪委监委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立足杨浦“人民城市”理念首发地的实际,坚持“以民为先”的导向,积极探索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杨浦实践,有力有效服务保障杨浦“四高城区”建设高质量推进。
聚焦“两个维护”落实落地
压实政治监督的各方责任
区纪委监委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坚持责任主体、监督主体、基层党组织同向发力,切实发挥政治监督的引导激励、约束规范、督促推动作用。
加强对党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
区纪委监委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监督,发出《关于强化政治监督督促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提示》,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同时立足杨浦转型发展、党的建设实际,系统调研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及早谋划未来工作,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杨浦落地落实。
此外,区纪委监委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与抓好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因时因势安排监督主题和重点,持续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紧盯“关键少数”强化政治监督
区纪委监委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探索“三创三促”(创立谈话监督体系,促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创新监督载体抓手,促叠加效应有力释放;创设配套制度规范,促刚性监督长效常态)“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机制,促进党内监督严起来、实起来。年,对全区余名新提任处级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约谈19家单位“一把手”25人次,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注重统筹联动凝聚监督合力
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启动两轮10家单位的巡察,其中,第一轮巡察共发现问题个,提出意见建议18条,移交问题线索2条。科学运用“两书一抄告”,向14家单位制发11份纪律检查建议书、6份监察建议书,向区领导制发45份廉情抄告,有效督促相关主体第一时间落实问题整改。出台《关于构建“一平台、双共享、三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实施办法》,将“一平台、双共享、三联动”机制作为落实政治监督的具体抓手,以“小切口”做实大监督。
聚焦“国之大者”跟进监督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区纪委监委牢记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面对年3月以来空前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见事早、行动快、保大局、抓落实,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监督员、战斗员和示范员。
闻令而动扛起政治责任
坚持服务大局、以身作则。区纪委监委于年3月底至5月底,委机关20余名同志驻守单位,17名同志参与区应急先锋队,48名同志就地转为抗疫志愿者,书记班子全体成员、中层干部全员上岗、下沉一线,担任街道指挥部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临时办事处主任、居民区临时党总支书记、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等职。聚焦物资保供、转运收治、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难点重点,共计开展各类检查次,检查点位个,发现问题并立行立改个,督促压实“四方责任”,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拔点攻坚强化督查督导
锚定“动态清零”目标。年5月初,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办成立街道“清零”专项督查组,共形成工作专报65期,发现问题个,提出建议61条。面对局部疫情反弹,年7月中下旬,牵头组建攻坚清零工作联合督导组,紧盯各专班运转、集中隔离点管理、街道及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直插一线实行全天候督战。去年9月以来,聚焦来沪返沪人员“落地检”和“落脚点”管理、重点区域防控措施落地情况、社区早高峰和晚间大筛期间管控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共形成督导工作专报34期,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个,提出意见建议67条,制发督导工作建议书8份。
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
区纪委监委规范开展涉疫问题线索查办工作,共受理涉疫问题线索78件,党纪政务立案14人,批评教育27人,谈话提醒5人,诫勉谈话3人。其中,针对控江路街道组织转运密接人员过程中,工作不实不细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情况,公开通报曝光并给予街道办事处主任及分管副主任党纪处分。针对养老机构出现疫情蔓延情况,组建调查组全面调查核实相关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务处分。
聚焦区域经济社会重点项目
护航人民城市样板间建设
区纪委监委立足政治机关定位,立足杨浦发展的区位优势,把政治监督效能传导至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助力杨浦人民城市标杆建设成势见效。
制度先行,助推政治监督见行见效
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监督保障杨浦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的实施意见》,从杨浦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的高度出发,提出开展政治监督的总体框架、6项重点工作以及3方面具体举措,聚焦深化落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等目标任务,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下沉监督,助推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区纪委监委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中涉及杨浦区的1项牵头任务(即“推动中心城市功能升级,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虹口北外滩、徐汇滨江、杨浦滨江、普陀中以创新园等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实行动态跟进、对表检查。紧盯“中北段延伸贯通中石化段环境整治开工”开展靶向监督,联合区委督查室督促区滨江办、滨江公司抓紧与中石化上海分公司协商谈判,现该项目已于年12月11日进场施工,完成年内开工目标任务。
精准滴灌,助推助企纾困政策落细落实
区纪委监委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指示要求,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工作,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明察暗访窗口单位,力图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整改落实。全年共走访企业21家,收集问题17个并督促解决。聚焦上海市恢复重振“50条”、杨浦“30条”等惠企利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区属国有企业减免房租专项监督。通过监督检查和“回头看”,督促区属国有企业全部完成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工作,共计减免总额2.01亿元,惠及承租户户。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区纪委监委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监督什么、纠正什么。
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
针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的8个问题,区纪委监委成立4个调查组,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先后三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系统梳理总结在资金申请、审核、发放、复核等各环节的基本事实与责任人员。共立案5人,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4份,举一反三开展全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专项监督,提出健全长效机制等26条建议。
扎实推进“”市民服务热线专项监督
针对部分街道市回访未先行联系工单以及不满意工单较多情况,区纪委监委推动延吉、五角场、长海路、殷行等4个街道纪工委开展专项监督,形成调查分析报告5份,督促优化经办人员服务能力、加强条块协同意识以及提高重复件解决率。同时以点带面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指导各街道纪工委统筹定期检查与重点抽查,适时向区纪委汇报相关情况。
持续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年元旦、春节期间,区纪委监委对辖区12个街道的32家饭店和4家烟酒专卖店开展明察暗访。去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区内4家高档餐饮企业开展明察暗访,全力排查公款消费及购买高价月饼、蟹卡蟹券、高档白酒等情况,持续释放严的信号。年全年从严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1件,给予23名干部党纪政务处分。
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专项整治
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力度,共收到问题线索5件,立案4件4人,其中留置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2人交由相关单位进行党纪政务处分,1人移送司法。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区级副补资金缺少内部审批机制等3方面问题,督促区商务委修订《杨浦区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补贴发放工作暂行办法》等2项制度,并完成64家涉粮企业的粮油追溯系统建设。
严肃换届纪律严明换届风气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把加强换届纪律监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以研究部署,与区委组织部共同做好我区选举市人大代表的监督工作。
加强组织协同
区纪委监委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联合区委组织部下发《杨浦区关于加强坚持“八个强化”,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工作方案》,从强化政治意识、责任落实、宣传引导、纪律教育、人选把关、工作协同、督促检查、执纪问责等八方面入手,落实换届风气监督责任,保障换届工作有序开展。
严格人选把关
区纪委监委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发3号),认真核实候选人是否存在受党纪政务处分情况以及是否仍处在影响期内、是否存在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等情况,及时对41名市人大代表的廉政意见进行回复,充分发挥廉政意见回复的前置把关作用。
开展会风会纪监督
区纪委监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成立大会监督组,选派1名同志全程驻点,负责大会期间会风会纪的动态监督,受理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等工作,确保市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新时代焕发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杨浦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不断总结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效经验做法,继续探索监督新招硬招实招,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为杨浦在人民城市建设上不断创造新经验、建设新样板提供坚强政治保障。